苦禅大师再次沉吟:“陶渊明、伯夷、叔齐等隐士固然存在,但那只是当时个别能人高士的想法。
而‘水处众人之所恶’,说的却是众人。也就是多数能人高士的看法。
因此还请真人说明,可有何时何地,是众多能人高士以高位为恶,而非个别人的想法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方从一个座位开始,连花架子都不摆,直接短兵相接,火花四溅,不但听得堂上众人心动神摇,堂下百姓目瞪口呆,更是忙坏了二楼挣大钱的张聋子。
张聋子读唇语确实极为专业,但奈何其文化水平太低,对于萧风和苦禅所掉的书袋一无所知,只能凭借唇语技术翻译发音,有时难免离题万里。
“萧大人说,上,煽了就落水,水煽了,玩物耳,不争!”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旁边一个老秀才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想明白萧风说的是啥,给大家再次翻译了一遍正确的。
然后众人十分无奈,只得雇这个老秀才当二次通译,负责给张聋子翻译出来的原始唇语做二次纠错。
这么艰苦的工作当然不能白干,于是众人只好又凑一笔钱给老秀才,让众人本不富裕的吃瓜资金雪上加霜。
此时萧风再次发言:“大师果然言辞犀利,不过正如我所说,理之所在,势不能夺,众人苦高位者,并不鲜见。”
苦禅大师微笑看着萧风,心说我信你个鬼呀。世人匆匆皆为名利二字,读书人更是如此,岂有众人都不喜欢高位的时候,那不是见鬼了吗?
“大师知道冯道吗?”
苦禅大师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明白了萧风的意思,但他不能耍无赖,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
萧风淡然道:“冯道生于乱世,五代十国时期,历经四朝十代君王。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
期间还曾向辽太宗称臣,不管历朝历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可谓位极人臣,高无可高之位。
大师倒是说说,在那样的纷争乱世里,那样走马灯一样更换皇帝的朝代里,这样的高位,是众人之所善,还是众人之所恶呢?”
苦禅大师毕竟不是无赖,他知道,能人高士在那样的乱世中,大都选择明哲保身,不肯出仕,以免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他不能昧着良心说冯道所处的高位,是善的,那分明是读书人人人避而不及的恶地。
而冯道也确实留下了千古骂名,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
可冯道的一生,勤政爱民,不贪不色,提携人才,与人为善,即使他伺候着最残暴的君王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百姓。
就像水一样,即使在最肮脏的地方,染了一身的恶臭,但仍然固执地滋润着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
苦禅大师沉重的点了点头,承认了萧风的道理,这一轮,萧风赢了,他输了。
赵文华急了,他冲苦禅大师偷偷挥了挥拳头,力度可比常安公主大多了。
苦禅大师也想起赵文华的承诺,若是击败萧风,赵文华就会设法利用朝堂的影响力,减少朝廷对佛门的压制。
因此苦禅大师重新振作起来,向萧风发起新一轮的攻击,这次不绕圈子了,直奔他准备好的主题。
“真人可知,道门为小道,佛门为大道,同为善道,道门却在佛门之内。如今朝廷尊道抑佛,真人为何不肯为佛门发一言呢?”
萧风淡然道:“若是大师能说出道理,为何道门为小道,佛门为大道,在下自然会替你发声的。”
苦禅大师抖擞精神,声如洪钟,一时间张聋子都要失业了,因为几乎连街对面的二楼人群都能听见他的话。
“道门清修,只修自身,其度人之道,只度自身;佛门修行,精研佛法,其度人之道,是为普度众生。
道门修行,以长生成仙为目的,但仙道仍属六道之一,不脱轮回之苦;佛门修行,以往生极乐为目的,脱离六道轮回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