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北汽蓝谷2025年10月份产销快报分析

技术整合特点:北汽蓝谷负责电池包与车身的一体化设计(如13层安全防护结构),华为则主导智能热管理系统(TMS)和 BMS 算法,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协同。例如,享界 S9 的电池包通过热电分离设计,将热失控风险降低 90% 以上。

这安全性是不是主要体现在车身的一体化设计?

北汽不管怎么说也是生产了10多年的奔驰的,多少懂一点?

(查了一天,也没太搞懂,没办法,知道是安全。)

说说极狐的电池:极狐T1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和智界一样,也是中创新航,

极狐T1将上述电芯统一纳入 “极光电池” 技术体系,通过以下措施确保一致性:

统一认证标准:所有电芯需通过极狐的严苛测试,包括底部撞击(国标 2 倍)、直接火烧(国标 2 倍)、电池包挤压(国标 3 倍)等。

智能管理系统:无论采用哪家电芯,均由极狐自研的BMS系统进行精准调控,实现热失控防护、能量回收优化等功能。

安全承诺:极狐针对T1推出 “烧一赔一” 政策,并提供三电终身质保。

极狐T5和享界的要求应该和极狐T1一样,或者要求更高。

未来电池安全热管理系统方面的技术估计主要是车企负责,还有就是车身一体化的设计。

车企负责电池整体安全性的设计,电池厂负责续航提升、电池个体安全和代工。

所以都是宁德时代生产,但鸿蒙智行的电池和其他车企的电池不一样。

车身安全性和电池安全性都是车企的重要卖点,这也是北汽最重视的两个项目。

极狐这种碰撞测试去年就在做了。

北汽造车的技术底子确实不差的,今年下半年质变的应该就是营销和服务。

17:54,北汽蓝谷的产销快报按时披露了。

产销快报已经披露了,销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汽蓝谷对外销售的合作车型,极狐T1、极狐考拉都是,就是北汽株洲基地生产的。

但今天这个快报特别亮眼的是10月份的产量,辆。

我们知道北汽极狐是按订单生产的,极狐虽然10月份的销量也达到辆,但这部分销量大部分是极狐T1的,所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量达到辆,那这里面有多少享界?有多少极狐?

北汽蓝谷这个数据分析不出来,原来最担心的产能和交付问题,现在报这样的数据,却没有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