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流向的核心——美元、美股、美债的联动性及崩盘风险,需从三者内在关联、当前政策环境及市场信号综合分析。
崩盘可能性评估:短期低概率,但系统性风险持续累积。
美联储预计在9-12月启动“三连降”(市场定价概率超70%),流动性注入将延缓美股美债同步暴跌。
崩盘触发机制:三市场如何联动引爆?
美债崩盘:最可能的首张多米诺骨牌:核心导火索:2025年8月美国或面临9.3万亿美元债务到期,若两党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将触发评级下调(穆迪已警告)及全球抛售。
核心导火索:2025年8月美国或面临9.3万亿美元债务到期,若两党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将触发评级下调(穆迪已警告)及全球抛售。
三大“临界点”监测清单:
美债拍卖失败:若10年期收益率突破5.5%,或单次拍卖认购不足1.5倍,恐引发主权信用崩塌。
美股盈利预期逆转:标普500盈利增速若跌破5%(现为8%),高估值板块将率先闪崩。
美元储备占比跌破55%:可能触发各国央行加速抛售美债,形成美元贬值自我强化。
最可能情景:美债率先崩盘(概率40%)→ 拖累美股(科技股领跌30%+)→ 美元加速贬值。(年跌幅或超10%)
债务到期高峰:8月集中到期的9.3万亿美元债务中,短期国债占比近70%,再融资需求紧迫。叠加填补财政赤字的2万亿美元需求,总发债规模或达8万亿美元,远超6月水平。
6月到期债务以中短期为主(5.8万亿美元),财政部通过“发长债购短债”循环、动用剩余非常规措施资金(如暂停退休基金注资)暂时缓解压力。
6月份的美债“到期风暴”没过去几天,又要开始担心8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