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夏季攻势(二)

总参谋部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敌我势力的光点明灭不定。

当东线高远集群的重装部队在“东1区”以摧枯拉朽之势扫清障碍时,南部沿海区域的态势则显得更为复杂与紧迫。

沙盘旁,空突旅旅长顾卫国大校身姿笔挺,目光凝视着那片蜿蜒的海岸线,以及标志性的海州市、防川港、北湾港。

他脸上的风霜刻印着多年军旅生涯的坚毅,而此刻,这份坚毅中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责任。

“卫国同志”

林禹开口道,声音在空旷的指挥室内回荡:“东部铁拳已经砸开了门户,现在,轮到你们的手术刀了。”

南部方向,核心目标有三:

“第一,收复海州市及两大港口,重启海上通道”

“第二,以港口为基点,建立面向海洋的前进基地与防御纵深”

“但最重要的是第三点”

“根据‘远征’系统的不完全监测和前期特种小队传回的情报,海州及周边区域,因灾变初期相对有效的临时隔离和丰富的物资储备,可能存在大量被困的幸存者。”

“初步估算,可能数以万计。”

“他们被困在高层建筑、地下设施、港口仓库,甚至废弃的船舶里。外面是无穷无尽的尸潮,内部是日益耗尽的希望。”

“你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军事占领,更是拯救。”

“要用你们空突旅的速度、高度和精准,像手术刀一样切入病灶,在避免大规模破坏和引发连锁尸潮反应的前提下,把这些同胞从地狱里捞出来”

“这场行动,刃要锋利,更要精准,目的是切割开死亡包围,而不是将幸存者与威胁一同毁灭,明白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顾卫国声音铿锵有力。

他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亡争夺生命的特殊战役。

回到空突旅前线指挥所,顾卫国立刻召集了作战会议。

巨大的显示屏上展示着海州市的详细地图,上面标记了数十个由“远征”系统通过分析近期微弱生命信号、观测到的人为活动痕迹以及前期侦察确认的“高概率幸存者聚集点”。

“同志们,行动的核心,是救援。”

顾卫国开门见山,指向地图:“我们的优势在于立体机动和精准打击。”

“A-10C和AC-130J负责为我们清扫通往幸存者的大门,而你们”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营连长:“你们手中的枪,你们身上的绳索,你们背着的医疗包,就是带给那些被困同胞的唯一生路。”

“战术核心可以概括为:立体突击,建立安全区;精确引导,清除障碍,快速识别,转运撤离。”

为此,空突旅得到了空前强大的加强:

空中打击群:两架A-10C“雷电II”攻击机,负责对大规模地面尸潮和坚固障碍进行“面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