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祝贺与欢喜,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暖的涟漪,最终又缓缓归于平静。对于沈微婉和沈默而言,结合是两颗历经风霜的心最终找到归宿的自然结果,是“家”的圆满,而非需要大肆宣扬的盛事。他们都非喜好浮华之人,过往的岁月早已教会他们,真正的安稳与幸福,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而非表面的喧嚣与排场。
这一夜,打烊之后,安儿和念儿已在后院隔出的小间里安然睡去。店内收拾得干干净净,桌椅整齐,地面光洁,只有柜台一角还亮着那盏熟悉的油灯,将沈微婉和沈默对坐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悠长而亲密。
店内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而温馨的气息。
沈微婉手中做着简单的针线活,是在为安儿缝补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沈默则坐在她对面,就着灯光,仔细检查并擦拭着几件常用的木工刻刀,动作缓慢而专注。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偶尔抬头,视线相交,便能看到彼此眼中那无需言说的、深沉而平静的暖意。
“我想着,”沈微婉停下手中的针线,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柔和,“咱们这事,也不必讲究那些虚礼了。”
沈默闻言,放下手中的刻刀,抬起头,目光沉静地看向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没有三媒六聘,没有繁文缛节,”沈微婉的唇角带着一丝浅浅的、释然的弧度,“就选个日子,简单置办一桌饭菜,请张婆婆、李嫂,还有几位平日里走得近、多有照拂的街坊邻居,一起来吃顿饭,便算是礼成了。你看可好?”
她的提议,正合沈默的心意。他本就不是善于应酬交际的人,更觉得那些过于繁琐的仪式,反而会掩盖了结合本身的意义。他所求的,是实实在在的相守,是日后每一天的柴米油盐,是风雨来临时的并肩而立。
“好。”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声音低沉而肯定,“就依你。简单最好。”
见他同意,沈微婉心中最后一丝关于是否太过简慢的顾虑也消散了。她继续说道:“日子……就定在三日后吧,那日店里不忙,食材也来得及准备。就在咱们这店里摆上一桌,虽不宽敞,但也温馨。”
“嗯。”沈默再次点头,目光扫过这间凝聚了沈微婉无数心血的小店,眼神温和,“这里很好。”
这里,是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的地方,是他们共同守护的“家”的起点。在这里完成结合的仪式,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