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傍晚,陈临海陪着田娇娇在夕阳下的东河畔散步。金色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也笼罩着这对并肩而行的夫妻。
“临海,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这样,真好。”田娇娇将头轻轻靠在陈临海的肩上,“虽然你还是很忙,但我知道你的心在家里。我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期待未来。”
陈临海握紧她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娇娇,谢谢你。是你让我明白,奋斗的意义不仅在于远处的山峰,也在于沿途的风景和身边的人。我会继续努力,做一个对得起东河百姓,也对得起你和孩子的……好官,好丈夫,好父亲。”
省里的态度如同一道分水岭,让东河区此前波谲云诡的局势骤然清晰起来。
区长赵东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阴晴不定。
省委副书记李宁国在电话里的告诫言犹在耳:“东升同志,东河区的发展大局是经过省委认可的,要懂得维护团结,求同存异。”
这番话,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敲打。
他明白,在省委书记庄卫东和省长朱安邦都已明确表态支持东河现有发展路径的背景下,自己若再一意孤行,无异于政治上的不成熟。
次日的区政府常务会议上,氛围微妙。当常务副区长兼商贸新城管委会主任陈临海汇报二期建设规划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时,赵东升一改往日或明或暗的掣肘,全程凝神静听,末了,竟破天荒地率先表态:“临海同志的方案考虑周全,数据详实,体现了‘稳健为主、创新为辅’的思路,我原则同意。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确保二期建设顺利推进。”
这番话让在座的几位副区长和部门负责人面面相觑,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唯有陈临海,面色平静如常,只是微微颔首致意,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然而,这种“合作”注定是有限的。会后,关于二期建设配套资金的审批文件送到陈临海桌上,赵东升虽然签了字,却在资金拨付节奏和使用监管上附加了诸多条款,无形中给项目的快速推进套上了缰绳。
陈临海看着文件,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他太了解这位班长了,这不过是策略上的退却,从正面交锋转为侧翼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