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铜墙铁壁

荆州,荆州! 巷野 1655 字 4天前

民国三十年(1941)十月的太行山,霜降已过,漫山红叶如火。谢文渊站在新构筑的防御工事最高点,举着望远镜观察远方。在他脚下,纵横交错的战壕如同大地的脉络,连接着星罗棋布的暗堡和火力点。

“科长,第三道防线全部完工了。“李大山顺着交通壕走来,递上一卷图纸,“按照你的要求,所有工事都做了伪装,从空中根本看不出来。“

谢文渊接过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火力配置和雷区分布。这是他用半个月时间,结合保定军校所学的军事工程学与八路军游击战经验设计出的防御体系。

“鬼子的侦察机最近来得频繁,“他放下望远镜,“看来新一轮扫荡就要开始了。“

这时,通讯员猫着腰跑来:“报告!总部急电!“

电文很简短:日军调集重兵,三日内将发动总攻。落款是老周的代号。

谢文渊神色一凛:“通知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整个根据地立即行动起来。群众开始向深山转移,部队进入预设阵地,民兵在主要道路上埋设地雷。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

林婉茹带着医疗队检查各个阵地的急救点。当她来到谢文渊所在的指挥所时,发现他正对着一张照片出神。

“这是?“

“去年在宣昌牺牲的弟兄们。“谢文渊轻声道,“明天就是他们的忌日。“

照片上,十几个年轻的面容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林婉茹注意到,谢文渊的手指在一个面带稚气的少年脸上停留最久。

“他叫小石头,才十六岁。“谢文渊的声音有些沙哑,“冲锋时替战友挡了子弹。“

林婉茹轻轻按住他的肩膀:“我们会替他们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次日拂晓,日军的炮火如期而至。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般落下,整个山头都在颤抖。但令日军意外的是,他们的炮击效果甚微——八路军早就转入地下工事。

炮火延伸后,日军步兵开始进攻。他们排着散兵线,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但刚进入雷区,就遭遇了迎头痛击。

“打!“谢文渊一声令下。

刹那间,无数火舌从伪装巧妙的射击孔中喷出。日军如同割麦子般倒下,幸存的慌忙后撤。

“八嘎!“前线指挥的日军大佐暴跳如雷,“他们的火力怎么会这么强?“

更让他震惊的是,八路军的射击极其精准,专打军官和机枪手。显然,对方对他们的编制和战术了如指掌。

第一波进攻被打退后,日军改变了战术。他们调来坦克,准备用钢铁洪流碾碎八路军的防线。

“来了。“谢文渊通过潜望镜观察着日军的动向,“准备反坦克小组。“

五辆日军坦克轰隆隆地驶来,履带碾过焦土,扬起漫天尘土。在它们身后,步兵猫着腰跟进。

“放过坦克,打步兵!“谢文渊下令。

这个战术出乎日军意料。当坦克孤军深入后,立即陷入了反坦克壕,成了活靶子。而失去坦克掩护的步兵,在交叉火力下死伤惨重。

战斗持续到黄昏,日军始终无法突破第一道防线。夜幕降临时,他们不得不停止进攻。

“今天打得漂亮!“李大山兴奋地报告,“初步统计,歼敌两百多,我们只伤亡三十余人。“

谢文渊却毫无喜色:“明天会更难熬。鬼子吃了亏,一定会改变战术。“

果然,第二天日军出动了航空兵。轰炸机在阵地上空盘旋,投下成串的炸弹。但八路军的工事异常坚固,重磅炸弹也只能造成有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