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风言风语

昌南二院医疗腐败窝案的查处,在北江省政坛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案件本身。随着院长周启明、副院长高宏斌等一批实权人物相继落马,详细案情虽未完全公开,但各种消息、猜测乃至刻意扭曲的流言,已开始在体制内的饭局、走廊和隐秘的交际圈中悄然传播、发酵。

林万骁这个名字,以前或许只在特定系统内为人所知,如今却频繁出现在各级官员的私下交谈中,被赋予了种种复杂而耐人寻味的色彩。

在一些心怀坦荡、期盼清风正气的中下层干部口中,他是“纪委书记的一把利剑”,锋芒所向,污秽尽除。他们暗暗佩服其胆识与能力,期待这柄利剑能斩向更多积弊沉疴。

然而,在另一些或因自身不干净而惴惴不安、或与涉案势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或单纯信奉“中庸之道”“和气生财”的官员那里,林万骁则成了“官场扫把星”的代名词。茶余饭后,私密包厢内,常能听到压低声音的议论:

“听说了吗?二院那摊子事,就是省纪委三处那个林万骁一手掀起来的!”

“啧啧,真是狠角色啊!周启明那是多少年的老院长,说动就动了?”

“何止周启明?从科员到院长,拔起萝卜带出泥,一窝端!这手段,太凌厉了!”

“年轻人,势头是猛,可这性子……刚极易折啊。这么个搞法,得得罪多少人?”

“可不是嘛!现在下面都有些人心惶惶,特别是医疗、基建那些‘油水厚’的部门,见到省纪委的人都绕着走。”

“我听说啊,有些老领导私下里都摇头,说他不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这么搞下去,会影响稳定大局……”

这些风言风语,有的充满忌惮,有的带着酸溜溜的嫉妒,有的则是赤裸裸的恶意中伤。林万骁仿佛成了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种不容妥协、强力破局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习惯了某种潜规则运行秩序的人感到极度不适和恐惧。有人开始悄悄打听他的背景、他的软肋,试图寻找“制衡”之道;也有人抱着投机心态,想方设法试图接近、攀附,将其视为一条潜在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