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圣火裂痕(2008年7月6日)

蓉城的七月,阳光带着一种近乎暴烈的灼热,炙烤着劫后余生的城市。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尘土和一种隐隐躁动的期盼。街头巷尾,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五环旗帜在热风中猎猎作响,像无数颗重新搏动的心脏。今天,是奥运圣火在蓉城传递的日子。这束穿越千山万水的火焰,承载着和平与梦想,也肩负着为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注入信心与力量的重任。

传递路线特意绕过了损毁最严重的区域,但不可避免地,会经过一些边缘的废墟。都江堰,这座千年古堰旁,巨大的伤痕依然触目惊心。倾倒的建筑残骸如同巨兽嶙峋的骸骨,沉默地矗立在烈日下。然而,就在这片灰黑与焦黄的背景之上,一条由人群、旗帜、鲜花和热切笑脸组成的彩色河流,正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汹涌向前,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浪。

“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四川雄起!”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宣泄,仿佛要将积压在心头的阴霾彻底冲刷干净。

李玄策站在临时设立的安保指挥车里,巨大的单向玻璃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隔绝不了那份扑面而来的热浪和声浪。车内空调嘶嘶作响,却压不下他眉宇间凝结的凝重。屏幕上,多个角度的监控画面实时切换:涌动的人潮,严阵以待的武警、公安和便衣,以及那束在阳光下跳跃燃烧、被无数双眼睛追随着的圣火。

他穿着熨帖的衬衫,领口扣得一丝不苟,但紧抿的嘴角和眼底深藏的疲惫,透露出远超这场欢庆仪式的重压。妹妹李月竹被秘密关押,女儿被绑架的线索指向奥运核心区域,妻子方清墨在实验室里发现的人为地质扰动证据,还有那些隐藏在重建物资通道里的暗流……都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神经。圣火传递,是希望,也是巨大的靶子。

“李部,下一棒火炬手准备交接,在伏龙观遗址前广场。” 耳麦里传来现场指挥官清晰的声音。

李玄策的目光锁定在对应的屏幕上。画面里,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正被志愿者小心地推到交接点。她叫林小雨,北川中学的学生。地震夺走了她的双腿,却没能夺走她眼中清澈的光。她的假肢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冷光,与手中即将接过的、象征生命的火焰形成了奇异的对比。她的脸庞还有些苍白,但笑容明亮而坚定,像废墟缝隙里顽强钻出的小花。

上一位火炬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弯下腰,带着无比的敬意和温柔,将手中那跳跃着橘红色光芒的火炬,稳稳地交到林小雨手中。

“孩子,拿稳了!”老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带着微微的哽咽,瞬间点燃了现场更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林小雨用力点头,双手紧紧握住火炬柄,高高举起!金色的火焰映亮了她年轻的脸庞,也映亮了周围无数双含泪的眼睛。这一刻,她就是废墟上不屈生命的象征。

就在这时!

人群中,一个穿着藏青色旧藏袍、身形佝偂的老人,如同从时光的褶皱里走出。他须发皆白,脸上刻着风霜和一种近乎虔诚的肃穆。他拨开前面的人群,动作不算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径直走向轮椅上高举火炬的林小雨。

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志愿者立刻警觉起来,下意识地想上前阻拦。

“老人家,请留步!不能靠近火炬手!”一名年轻的警察伸手示意。

老人仿佛没有听见,浑浊的眼睛只紧紧盯着那束跳跃的火焰,口中念念有词,是低沉而古老的藏语经文。他的目光穿透了人群的喧嚣,直直落在林小雨身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悯和……某种决绝?

就在警察即将碰到他胳膊的瞬间,老人停下了脚步,距离林小雨的轮椅不过两步之遥。他不再前进,而是缓缓地、极其庄重地,从宽大的藏袍袖口中,捧出了一条洁白的哈达。

那哈达在灼热的阳光下,白得耀眼,像山顶未化的雪。但李玄策的瞳孔骤然收缩!他锐利的目光瞬间捕捉到了异常——在哈达两端不起眼的边缘,用极细的金线,绣着一种繁复而古老的纹样!那纹样扭曲缠绕,赫然是李玄策血脉深处、噩梦缠绕的印记——**金兰纹**!

“不好!”李玄策心头警铃大作,对着耳麦低吼:“C组!目标出现!老人!哈达!阻止他接触火炬手!快!”

然而,老人的动作看似缓慢,却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快得超出了常人的反应。在警察的手即将抓住他之前,他已将那条带着金兰纹的洁白哈达,高高举起,然后,以最虔诚、最神圣的姿态,轻轻披挂在了林小雨握着火炬的手臂上!哈达柔滑的丝缎触感,冰凉地覆盖了林小雨裸露的皮肤。

“扎西德勒!姑娘,菩萨保佑你,保佑这片土地……” 老人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带着浓重的藏地口音,却清晰地穿透了短暂的寂静。

林小雨愣住了,看着手臂上突然多出的洁白哈达,感受到那份冰凉的触感和老人眼中深切的祝福,她下意识地回了一个感激的微笑,甚至微微颔首致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围的掌声和欢呼声更响了,人们以为这只是一个淳朴藏民对火炬手、对奥运、对灾区最深切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