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自贸区的棋局(2013年8月1日)

八月的沪市,仿佛一块巨大的、吸饱了水汽的海绵,沉甸甸地压在长江入海口。黄梅天残留的湿腻尚未完全褪去,新一轮的暑热又汹涌而至,空气稠得能拧出水来。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在烈日的炙烤下蒸腾着扭曲的热浪,车流在浦江两岸的钢铁森林间缓慢蠕动,鸣笛声被闷热的空气吞噬,只剩下低沉而焦躁的嗡鸣。

然而,在浦东新区一栋并不起眼、安保措施却严苛到令人窒息的灰色建筑顶层会议室里,气氛却截然相反。中央空调将温度精确地控制在体感最舒适的22度,空气干燥、洁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臭氧味道。巨大的环形会议桌由深色的硬木打造,光洁如镜,倒映着头顶无影灯冰冷的光芒。没有窗户,只有环绕四壁的巨型电子屏幕,此刻正无声地切换着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的指数、繁忙港口的实时监控画面、以及复杂的贸易流数据图。

这里正酝酿着一场足以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风暴。中国(沪市)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最终批复文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光速向全球扩散。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执牛耳者,此刻却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环形桌核心位置那个刚刚结束发言、正端起青瓷茶杯啜饮的身影——李玄策。

他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衬衫,领口一丝不苟地系到最上面一颗,没有系领带,透着一股干练的从容。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位与会者,方才他沉稳有力的声音似乎还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阐述着对这块“试验田”非同寻常的定位。

“……因此,”李玄策放下茶杯,杯底与硬木桌面接触发出轻微的、笃定的声响,“自贸区,绝不应是,也绝不能是单纯的政策洼地,用短期红利去吸引追逐套利的‘热钱候鸟’。”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它的核心使命,是成为一块‘压力测试场’。一块能承受极限压强、暴露潜在病灶、锤炼真正抗风险能力的试金石。”

他身后的主屏幕应声切换,显示出三个遒劲有力的毛笔字,旁边是简洁的注解:

筑高墙!

(风险防火墙)

广积粮!

(实体产业根基)

缓称王!

(避免过早摊牌)

这三个词,带着古战场排兵布阵的森然杀气,又蕴含着农耕文明最朴素的生存智慧,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