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消失的航班 (2014年3月8日)

三月的夜,京城已隐隐透出春的暖意。后海边的李家四合院笼罩在静谧之中,只余书房窗棂透出一方暖黄,晕染着窗外初绽的玉兰。李玄策刚结束与加州理工女儿念墨的视频通话,屏幕上女儿谈论量子纠缠时发亮的眼眸还未散去,他正提笔在宣纸上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墨香混着几案上那盆水仙的清冽,在斗室间缓缓流淌。笔尖游走,试图在“俯仰一世”的飘逸里,寻得一丝心境的澄明。父亲李长庚坐在一旁的红木圈椅上,捧着一卷泛黄的《梦溪笔谈》,老花镜滑到鼻尖,鼾声轻起,书卷半掩着胸膛,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李天枢则蜷在地毯的厚垫子上,小脸被平板电脑的光芒映得发亮,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道道复杂的星轨模拟图,嘴里念念有词。

突然!

尖锐得几乎撕裂夜空的电话铃声,毫无预兆地炸响!不是书桌上那部寻常的内线,而是墙角保险柜上方、一部镶嵌在厚重防弹玻璃罩里的鲜红色专线电话!那铃声短促、高频、带着一种穿透骨髓的、不容置疑的急迫,像冰冷的钢针狠狠扎进耳膜!

李玄策手腕猛地一顿!饱蘸浓墨的笔尖在“惠风和畅”的“畅”字最后一捺上,拖出一道失控的、浓黑的、刺目的裂痕,污了整幅临摹的意境。墨汁顺着宣纸的纤维迅速洇开,像一滴绝望的泪。他霍然抬头,瞳孔在瞬间收缩如针尖,那铃声如同无形的重锤,砸碎了一室安宁的书香与暖意。

几乎在同一秒,鼾声骤停。李长庚猛地睁开眼,浑浊的老眼在镜片后射出两道与年龄不符的锐利精光,像沉睡的猛兽被惊醒。他一把抓下滑落的老花镜,动作快得不像个古稀老人。地毯上的李天枢也惊得坐直了身体,平板电脑啪嗒一声掉在厚厚的地毯上,屏幕上绚烂的星轨图瞬间熄灭,映出他骤然苍白的小脸和瞪大的、带着一丝本能惊惧的眼睛。

李玄策没有丝毫犹豫,一步跨到墙角,厚重的防弹玻璃罩感应到他的指纹和虹膜扫描,无声地滑开。他抓起那部沉重冰冷的红色听筒,贴在耳边。听筒里传来的声音,是国安部值班最高指挥员,平日里沉稳的声线此刻绷紧到了极限,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挤出来的:

“李部!一级紧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吉隆坡飞往京城,01:20在南海空域与地面管制失去一切联系!雷达信号消失,无线电静默!机上载有239人,包括154名我国公民!重复,一级紧急!航班失联!”

“失联”两个字,如同两块万钧寒冰,狠狠砸进李玄策的胸腔。一股冰冷的麻痹感瞬间从脊椎窜上天灵盖,握着听筒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色。窗外,一道早春的闷雷毫无征兆地滚过天际,轰隆隆的巨响震得窗棂嗡嗡作响,惨白的电光瞬间将书房内父子三人凝重的脸映得一片煞白。那雷声,仿佛为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敲响了第一声丧钟。

“我马上到!”李玄策的声音低沉得可怕,每一个字都像淬过寒冰,没有丝毫迟疑或询问。他啪地挂断电话,那沉重的听筒落回支架的声音,在死寂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惊心。

他猛地转身,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家居服,一把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深色夹克外套,动作迅捷如猎豹。目光扫过父亲和儿子:“爸,天枢,情况紧急,我必须立刻去部里!”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里面翻滚着震惊、沉重,但更多的是一种瞬间被点燃的、山雨欲来的决断。

李长庚已完全清醒,他拄着拐杖站起身,苍老的手掌用力按在儿子坚实的臂膀上,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沉重的嘱托:“玄策,稳住!人命关天!” 老人的声音带着一种穿越风浪的沧桑力量。

李天枢也爬了起来,小脸上惊惧未退,却努力挺直了背脊,嘴唇抿得紧紧的,看着父亲。李玄策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千言万语只化作一个无比凝重而简短的眼神,然后决然转身,身影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了被雷声余韵笼罩的、骤然变得狰狞的春夜。

当李玄策的专车刺破夜幕,风驰电掣般驶入位于京城核心区域、表面毫不起眼却守卫森严的国安部地下指挥中枢时,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同时被巨大的压力凝固。

厚重的防爆门无声滑开,一股混合着高强度电子设备散热、浓烈咖啡因、以及人体高度紧张分泌的肾上腺素的气息,如同汹涌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吞没。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象,足以让任何初入者窒息。

这是一个深藏于地下的庞然巨物,穹顶高远,仿佛没有尽头。占据整个视野的,是前方一面巨大到令人眩晕的弧形主屏幕墙,此刻,它正被分割成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画面:全球卫星云图在无声地翻卷变幻,实时刷新的航班航线图如同密集的蛛网覆盖着球形的世界地图,失联航班MH370最后已知的航迹点——一个刺目的、不断闪烁的血红色光标,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钉在南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那片深蓝的海域上。周围密密麻麻的黄色光点,代表着附近空域的其他航班,此刻在巨大的主屏上,显得渺小而惊惶。雷达信号扫描的绿色扇面一遍遍徒劳地扫过那片代表未知的黑暗区域。旁边的小屏幕上,滚动着海量的实时数据流:航班号、乘客国籍统计、最后通信记录碎片、引擎参数、各国搜救力量调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