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细化团购文案

夜色如墨,将小小的出租屋温柔地包裹。互道晚安后,詹晓阳和刘晓惠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刘晓惠进了里间卧室,詹晓阳则在外间客厅的行军床上躺下。

然而,或许是新环境,或许是身下这张单薄的行军床确实不如学校的硬板床习惯,又或许是白天经历的兴奋和晚间规划的思绪仍在脑海中盘旋,詹晓阳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行军床随着他的动作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里间的刘晓惠其实也没有立刻睡着。她听着门外传来的细微声响,心里揣测着:是行军床太硬了睡不习惯吗?还是客厅太冷?好几次,她鼓起勇气,想打开门,轻声唤他进来,里间的床虽然也不大,但总比行军床舒服些,至少……至少可以让他睡得安稳点。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少女的羞涩和顾虑压了下去。同处一室已是这个时代很大胆的举动,再同睡一床……她脸颊发烫,终究没能付诸行动。在担忧与羞涩的纠缠中,她也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天光透过没有窗帘的玻璃窗照进来时,两人几乎同时醒来。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彼此眼下都带着淡淡的青黑。

“你没睡好?”詹晓阳揉揉眼睛。

“你呢?是不是床不舒服?”刘晓惠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生铺而已,慢慢习惯就好了”詹晓阳看起来一脸轻松的回答着。

没有了学校规律的作息铃声和备考的压力,小屋里的时间仿佛也流淌得慢了些。两人慢悠悠地洗漱,在狭小的卫生间里,为了抢水龙头、挤牙膏之类的小事,不免有些嬉笑打闹,属于少年人的天真烂漫,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尽情释放。

这一刻,他们暂时忘却了生意的烦扰,仿佛只是两个普通的、享受着寒假闲暇的同伴。

直到快九点,两人才手拉手下楼,在巷口吃了热腾腾、滑嫩嫩的肠粉当早餐。然后信步走到南春桥市场,先去陈姨的鹅肉摊看了看。陈姨已经开摊,见到他们很是热情。詹晓阳顺便拿了黄爸爸留在那里的今日送货清单。

清单上清晰地列着:

南春桥陈姨:鹅5只,鹅杂5套;

南春桥许老板(川味):鹅15只,鹅杂15套;

陈桥店(林珊珊小姨):鹅8只,鹅杂8套;

新桥市场建国叔:鹅5只,鹅杂5套;

合计:鹅33只,鹅杂33套。

看着这份清单,詹晓阳心里快速盘算着。现在他基本只做供货商,利润空间相比自己零售确实缩水不少。但好处是稳定、省心。粗略估算,一只鹅刨去所有成本,大概能有100元左右的净利润。一天33只,就是3300元!这在90年代初,无疑是一笔巨款。借用前世的一个网络词,这简直可以说是“躺赚”了。当然,这“躺”背后,是前期的辛苦开拓和稳定的供应链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