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回到老家

姑父驾车,平稳地行驶在连接福建与粤东的省级公路上。车子已经驶离了晋江喧嚣的工业区,窗外的景色逐渐被连绵的丘陵、茂密的龙眼林和点缀其间的红砖古厝所取代。

车内,空调呼呼地送着凉风,却吹不散詹晓阳和刘小惠心中那股越来越强烈的、混合着激动、期待与淡淡近乡情怯的灼热感。

两人都沉默着,不时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风景。

姑父专注地开着车,小姨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连续几天的奔波,大家都有些疲惫。

下午四点多,车子进入漳州地界,路过一个名为云霄的县城。姑父将车停在一个路边休息区,让大家下车活动一下,顺便给车加点水。

“我给我妈打个电话,说一声晚上到家,让她准备一下。”詹晓阳说着,走向休息区旁边一个挂着公用电话牌子的小卖部。

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熟悉而急切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喂?是晓阳吗?到哪里了?”

“妈,是我。我们大概晚上十点多钟能到家。妈,晚上有两位一起回来的老板,要住在咱家。您把三楼的房间收拾一下,换两床干净的被褥。”詹晓阳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好好好!知道了!我这就去收拾!路上慢点开,注意安全!妈等着你们!”母亲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和牵挂。

“嗯,妈,放心吧。挂了。”挂了电话,詹晓阳长长舒了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

回到车上,车子重新启动。

詹晓阳对姑父说:“姑父,辛苦您,路线还跟去年差不多。先送小惠到她家村口,然后咱们再回我家。我刚给我妈打电话了,让她把房间的被褥都换新的。今晚天太晚,山路不好走,您和小姨就在我家住一晚,明天再回潮城。”

姑父爽快地答应:“行!听你安排!正好,今晚我跟你小姨也沾沾光,住住小洋楼!”

詹晓阳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姑父,小姨,你们就别取笑我了,就是普通的农村自建房。”

车内响起一阵轻松愉快的笑声,冲淡了旅途的沉闷和归家的紧张感。

车子驶过漳州,开始进入闽粤交界的山区。道路变得蜿蜒崎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姑父放慢了车速,谨慎地驾驶着。

夕阳的余晖给群山镀上了一层金边,景色壮丽。

刘小惠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越来越熟悉的山水,眼神越来越有光。

晚上八点半左右,天色已经完全黑透。

山区的夜晚,没有城市的灯火,只有零星农舍的微弱灯光和满天璀璨的星斗。

车子终于驶下了盘山公路,进入了相对平坦的公路,晚上九点整,车子终于缓缓停在了刘小惠家所在的那个熟悉村口。

村口黑漆漆的,静悄悄的,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

由于没有提前告知具体到达时间,刘小惠的父母并没有像去年那样在村口等候。

车子停稳,刘小惠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跳下车,深深吸了一口家乡夜晚清冷的、带着泥土和草木气息的空气,脸上洋溢着回到熟悉环境的兴奋和安心。

“姑父,小姨,”刘小惠转过身,扒着车窗,热情地邀请,“到我家了!进去坐一会儿,喝杯茶吧!我爸妈肯定还没睡!”

姑父和小姨对视一眼,看了看漆黑的村落,觉得到了门口不进去打声招呼确实不礼貌,便点点头:“好,那就打扰一下,跟你爸妈问个好。”

四人下了车,锁好车门。

刘小惠在前面带路,借着月光,熟门熟路地沿着窄窄的村道往里走。

姑父和小姨跟在她后面。而詹晓阳则抱着装特产的箱子落最后。

夜晚的村庄格外宁静,只有几声狗吠和不知名虫子的鸣叫。

走到一栋亮着灯光的二层砖瓦房前,刘小惠推开虚掩的院门,兴奋地喊道:“爸!妈!我回来啦!”

话音刚落,屋里立刻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刘妈妈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水珠,一脸惊喜地出现在门口:“惠儿!晓阳!你们可算到了!怎么这么晚?快进来快进来!”

当她看到后面跟着的姑父和小姨时,愣了一下,随即认出了去年见过的汪老板(姑父),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哎呀!是汪老板!您也来了!快请进请进!这位是?”她看向小姨。

刘小惠连忙介绍:“妈,这是小姨,我的好同学林珊珊的姨子,对我们可好了!”

“大姐好!打扰了!”小姨笑着打招呼。

“不打扰不打扰!贵客临门,欢迎还来不及呢!快屋里坐!”刘妈妈用带着浓重乡音但十分流利的潮汕话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一边忙不迭地擦手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