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鼓励建房

中午,詹晓阳家里飘散着浓郁的饭菜香。

詹妈妈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家乡菜:自家养的土鸡炖汤、清蒸溪鱼、还有几样时令蔬菜。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气氛温馨。

吃饭时,詹妈妈不停地用公筷给坐在詹晓阳身边的刘小惠夹菜,嘴里念叨着:“小惠,多吃点!看你瘦的!这鸡汤炖了好久,多喝点补补!这鸡肉是自家养的,香!”

“谢谢阿姨!够了够了!我自己来!”刘小惠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暖洋洋的。

这种被长辈当作自家孩子般疼爱的感觉,让她既羞涩又幸福。

她偷偷瞄了一眼身边的詹晓阳,他正笑着看她,眼神里带着鼓励。

她低下头,小口吃着碗里的菜,味道格外香甜。

午饭后,刘小惠来到詹晓阳那间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里坐了一会儿。

“惠儿,早上跟姑父和小姨吃早餐的时候,我把接下来的计划跟他们详细说了。”詹晓阳拉着刘小惠的手,在床边坐下。

“嗯?怎么说的?”刘小惠好奇地睁大眼睛。

詹晓阳便把注册新公司、调整股权、扩大门店、重点运营“皮克”品牌以及将大姐和霞姐纳入股东体系的整体规划,简明扼要地跟她讲了一遍。

当听到詹晓阳为了给两位姐姐争取股份,又主动追加了五万元投资时,刘小惠惊讶地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圆圆的:“五万块?!老伙……你……你又投了这么多?”

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詹晓阳如此大手笔投入的震惊,更有对他如此看重和帮助自己家人的深深感动和喜悦。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义和承诺。

“嗯,”詹晓阳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坚定,“大姐和霞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现在生意要做大,不能让她们掉队。给点股份,既是感谢,也是激励,绑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刘小惠看着他笃定的眼神,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一句带着鼻音的轻唤:“老伙……”她伸出手,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休息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两人下楼。

詹晓阳把从潮城和福建带回来的一些特产,打包好。然后对正在院子里擦摩托车的弟弟詹晓峰说:“晓峰,辛苦你一趟,骑摩托车送我和你小惠姐去她家。”

“好嘞!哥!”晓峰爽快地答应,利索地发动了摩托车。

詹晓阳提着大包小包坐在后面,刘小惠侧坐在最后面,双手轻轻扶着詹晓阳的腰。

十几分钟后,摩托车停在了刘小惠家院门口。晓峰放下他们,说了声“哥,姐,我回去了!”,便调转车头,“刺溜”一下又开走了。

詹晓阳和刘小惠提着东西走进院子。刘妈妈正在屋檐下摘豆角,看到他们进来,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回来啦?吃过午饭没?”

“吃过了,阿姨。”詹晓阳把手里沉甸甸的东西放在院里的石桌上,“叔叔呢?”

“你叔去地里了,一会儿就回来。”刘妈妈站起身,看到石桌上那么多东西,又是肉又是菜还有各种包装精美的盒子,不禁嗔怪道:“哎呀!晓阳!你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来!还有……昨晚你让小惠给我的那个信封……里面那么多钱!你这孩子!阿姨怎么能收你这么多钱!”

刘小惠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撇撇嘴,带着点小骄傲的语气插话道:“妈!这点钱和东西算什么呀!你是不知道,今天早上,晓阳为了让我大姐和霞姐能在新公司里当上股东,又砸进去五万块钱呢!”

“什么?!五万块?!”刘妈妈手里的豆角差点掉地上,她惊愕地看向詹晓阳,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五万块?!晓阳!这……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怎么投这么多钱?这万一……万一生意亏了可怎么办好啊!”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不解。

詹晓阳笑了笑,语气轻松地安慰道:“阿姨,您放心,我心里有分寸。这钱不是乱投的,是我们计划好要成立新公司,扩大生意规模。给大姐和霞姐股份,是希望她们能更安心、更有动力地跟着我们一起干。生意上的事,我有把握。”

刘妈妈看着詹晓阳镇定自若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叹了口气:“唉!你这孩子……做事胆子也太大了!自从年前你们从城里回来,又是开店又是折腾的,我和你刘叔这心里啊,就老是七上八下的,就没安生过!总怕你年纪小,吃亏上当。”

詹晓阳闻言,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而诚恳,他走到刘妈妈身边的板凳上坐下,看着她的眼睛,清晰地说道:“阿姨,你们根本不用为我担心。跟你们说句实在话,”他顿了顿,仿佛在强调接下来的内容的重要性,“我现在,就算坐在这里喝茶聊天,或者坐在教室里上课,我每天也至少有2000块钱的收入进账。 所以,钱这方面,你们真的无需替我操心,好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2000块?!”刘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瞪得更大,“这……这怎么可能?你不上学啦?哪来的这么多钱?”

詹晓阳知道光说数字难以让人信服,便耐心地解释道:“阿姨,是这样的。去年我们不是开始做狮头鹅的生意吗?一开始确实辛苦,要跑市场、对账。但今年开始,我已经把整个流程打通了。现在的情况是:我同学的爸爸那边负责稳定供货,潮城那边有几个档口负责销售。我呢,相当于一个中间协调人和品质把控者。我不需要天天去盯着,但我定了规矩,每卖出一斤鹅肉,我从中抽取4块钱的利润。现在每天稳定能卖出600斤左右,您算算,600乘以4,是不是2400块?所以,我每天确实有2000多块的稳定收入。这还只是鹅肉这一块。”

刘妈妈和刚从外面回来的刘爸爸听得目瞪口呆,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天2000,一个月就是……六万块?!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看着父母震惊的表情,詹晓阳笑了笑,甚至带着点玩笑的语气补充道:“阿姨,叔,其实我这‘刀’还不算狠呢。要是我心黑一点,把抽成定到8块钱一斤,那每天就能收四五千了!”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刘妈妈回过神来,又是摇头又是感叹,伸手溺爱地用手指点了点詹晓阳的额头:“你们这些后生仔,真有神传(真厉害)!真拿你没办法!你大姐每次打电话回来,都说你好,说你聪明能干,还特别努力。阿姨就是……就是担心你为了做生意,把学习给耽误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