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知时机已成熟,立刻进行最后部署。他利用职权,以天子病体渐愈、需入宫庆贺为由,说服董卓前往未央宫。同时,暗中调整宫禁守卫,将忠于董卓的部队调离核心区域,换上可以信任的北军士卒以及吕布的亲信骑兵。
李儒在此期间,再次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察觉到宫禁守卫的异常调动,以及吕布与其部下频繁的暗中联络。他连夜求见董卓,几乎是声泪俱下地劝谏:“太师!明日宫中之会,凶险异常!布此人,反复无常,王允老奸巨猾,不可不防啊!太师若一定要去,请允许儒率飞熊军精锐于宫外接应,以防不测!”
小主,
然而,此时的董卓,早已被王允等人的奉承和即将“接受天子禅让”的迷梦冲昏了头脑(王允等人假意劝进),对李儒的警告嗤之以鼻。
“文优,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董卓不满地呵斥,“天子诏书在此,公卿百官俱在,吕布乃我心腹爱将,宫中皆是我西凉儿郎,有何凶险?汝在此扰乱军心,莫非别有用心?”
他甚至怀疑李儒是因自己近来更宠信牛辅等人而心生嫉妒,故意危言耸听。最终,董卓只带了少量贴身护卫,乘坐着华丽的銮驾,志得意满地前往未央宫。
李儒望着董卓远去的车驾,心如死灰。他知道,大势已去。
初平二年四月辛巳日(公元191年5月22日),清晨。长安街道净水泼街,旌旗仪仗林立,看似一派庄严气象。未央宫前,百官肃立,静候“权臣”董卓的到来。
董卓的銮驾在精锐骑兵的护卫下,缓缓驶入宫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端坐车中,身着近似皇帝的冕服,肥胖的脸上洋溢着志在必得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身登大宝、君临天下的那一刻。
按照计划,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本应畅通无阻。然而,就在此时,变故陡生!
早已埋伏在宫门两侧的李肃,突然率数十名甲士涌出,手持长戟,直刺董卓车驾!
“奉诏讨贼!”李肃高声大喝!
董卓猝不及防,他内穿软甲,寻常刀剑难伤,但李肃等人悍不畏死,数支长戟奋力突刺,竟刺穿甲胄,伤及其臂!董卓又惊又怒,痛呼道:“吾儿奉先何在?!”
仿佛响应他的呼唤,宫门阴影处,一员大将策马缓缓而出。金冠束发,百花战袍,兽面连环铠,正是吕布!他手持方天画戟,目光冰冷如霜,脸上再无往日半分恭敬。
“奉诏讨贼!”吕布的声音如同寒铁交击,清晰地传遍全场!
“你……你……”董卓惊恐地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他一手提拔、视若子侄的猛将。
吕布不再多言,催动赤兔马,如同一道红色闪电,瞬间冲到董卓车前!方天画戟带着凄厉的风声,划过一道致命的弧线!
“噗——!”
血光冲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