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饭店后门时,他找了个角落,把东西从空间挪到手上,这才装作吃力地提着走过去。
正好看到老刘叼着烟卷在后门口指挥人卸菜。
“刘叔!”王超喊了一声。
老刘回过头,看到是王超,脸上露出笑容:“哟,小王啊,找你妈?她还在里面忙活呢。”
“不是,刘叔,我找您有点事。”王超把麻袋和竹筐放下,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
“找我?”老刘疑惑地走过来,目光落在麻袋和竹筐上。
王超压低声音:“刘叔,我今早帮一个南边来的车队卸货,他们私下处理点带来的特产,我瞅着东西不错,就想着您这边饭店能不能用上。”他说着,先掀开了竹筐上的布。
那一个个比手指还长、青壳白肚、冻得硬邦邦的大对虾暴露在空气中。
老刘的眼睛瞬间直了,烟差点从嘴里掉下来。他猛地凑近,拿起一只大虾,掂了掂,又仔细看了看,呼吸都急促了:“这……这虾!哪儿来的?这品相,绝了!”
“车队从沿海捎来的,就这点,让我碰上了。”王超含糊道,“刘叔,您看饭店需要不?”
“需要!太需要了!”老刘激动地说,“领导宴请,或者做个高档菜,正缺这硬货呢!有多少?”
“就这五斤。”王超指了指竹筐。
“五斤……好!好!”老刘连连点头,又看向麻袋,“这里面是?”
王超解开麻袋口,露出里面码放整齐、咸香扑鼻的咸鱼干和那捆扎实的干海带。
“咸鱼!海带!”老刘又是一喜,“都是好东西!咱们这儿不靠海,这东西稀罕!炖汤、做菜都行!你小子,门路可以啊!”
“刘叔您过奖了,就是运气好。”王超谦虚了一句,然后切入正题,“您看,这些东西,饭店能收吗?价格……”
老刘沉吟了一下,作为采买,他自然要压压价,但这些东西质量确实好,而且王超刚给了他好处(之前的劳保鞋和烟),他母亲还在饭店工作,关系得维持。
“这样,小王,”老刘盘算着说,“这大虾,市面上根本见不着,我给你算一块五一斤!五斤就是七块五!”
“咸鱼干,按六毛一斤,二十斤十二块!”
“干海带,按四毛五一斤,十斤四块五!”
“加起来一共……二十四块钱!你看怎么样?”老刘报出价格,看着王超。
王超心里快速计算,这价格比他预想的还要高一点,尤其是大虾。看来老刘确实没太狠压价。
“行!刘叔您说了算!”王超爽快答应。
“好!痛快!”老刘也很高兴,这下他在主任面前又能露脸了。“你等着,我进去拿钱,顺便过个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