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王超目光炯炯,关键是信息。我们得提前知道,这批货里大概有什么,成色如何,值不值得下手。还有就是,到时候会有哪些单位可能参与。

说到这里,王超顿了顿,语气变得谨慎:我现在这个身份,刚当上副厂长,多少双眼睛盯着,不太适合直接出面。陈叔,这次恐怕要辛苦您全权操办了。

老陈会意地笑了:我懂。你小子现在确实是风口浪尖上,避避嫌是对的。这事交给我来办最合适。

资金方面您不用担心。王超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实则从空间取出)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推到老陈面前,这里是两千块钱,应该足够应付。您看着出价,原则是尽量低价拿下,但也不必太过斤斤计较,免得节外生枝。

老陈接过信封,掂量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了然:看来你小子这家底,比我想的还要厚实。行,有这笔钱打底,我心里就有数了。

至于名义,王超继续道,就按您上次说的,找个信得过的街道维修服务点或者类似的名义。货物运出后,暂时存放在您找的那个城郊小院。后续的清理、翻新和出手,还得仰仗您和那些老师傅的关系。

放心,这套流程我熟。老陈自信满满,打探消息和疏通关节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保管科那边我有熟人,争取提前去看看货。你等我的好消息。

接下来的几天,王超如常管理食品厂,仿佛对物资局的事情毫不知情。而老陈则开始频繁活动,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快就摸清了那批积压物资的底细。

他借着帮朋友找旧零件的名义,请仓库保管科的人喝了顿酒,大致摸清了情况:主要是几批不同年份入库、型号混杂的螺丝、螺母、轴承等标准件和小五金,其中一部分因为存放不当有些锈蚀;还有一些是劳保厂处理的瑕疵手套、棉纱口罩;另外就是几套替换下来的旧台虎钳、手摇钻等工具,以及十几张旧办公桌和一批用了一半的账本、墨水等办公耗材。东西确实又杂又旧,但老陈凭经验判断,里面的五金件和工具,只要清理翻新,大部分还是能用的,价值不菲。

同时,老陈也打听到,目前明确表示有兴趣的,只有城关街道的一个小维修组和红星街道的家具厂,前者只想挑点便宜工具,后者则看上了那几张旧桌子。

机会比预想的还要好!老陈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超,两人商议好了竞拍的策略和价格底线。

正式处理的日子到了。地点在物资局后院的一个闲置仓库。老陈以南城街道综合服务点负责人的身份到场,王超则始终没有露面。正如老陈所料,到场的人不多。物资局的一位副科长主持,简单说明了情况,强调这是处理积压,盘活资产,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然后让大家自行察看堆放在角落里的那几大堆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