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长环视众人,当机立断:好!就按王超说的办。技术上的事雷师傅把关,施工安排老张负责,王超你总协调,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我说。
任务明确后,全厂立即行动起来。雷师傅带着技术科连夜绘制维修图纸,标注出每个需要更换的部位和砖型;老张头开始挑选施工人手;赵主任安排停窑前的准备工作。
王超则带着雷师傅仔细核对的材料清单,第二天一早就赶往地区。在耐火材料厂,他靠着玻璃厂在地区积累的好印象,又动用了之前积攒的人脉关系,总算让对方答应十天内交付第一批急需的耐火砖。
停窑那天,随着最后一批玻璃原片缓缓出窑,这座运转多年的熔窑终于暂时沉寂下来。工人们开始有步骤地降低炉温,这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降温太快会导致窑体开裂。
等待窑炉冷却的五天里,抢修准备工作紧锣密鼓。雷师傅带着人在窑炉旁搭起临时工棚,将所有工具、材料摆放整齐;老张头组织的突击队已经就位,就等着窑温降到能进人的程度。
终于到了可以进窑的日子。尽管已经降温,但靠近窑口依然热浪袭人。雷师傅第一个穿上厚重的石棉防护服,戴上披风帽和深色护目镜,猫着腰钻进了尚有余温的窑炉。他在里面待了足足一炷香的工夫,出来时浑身都被汗水浸透,脸上却带着笃定的神色。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他一边脱防护服一边说,东侧池壁和部分拱顶的砖必须全部更换。不过好在基础结构还算完好,抓紧时间能干完。
就在这时,从地区发出的耐火砖终于运到了厂里。大修攻坚战,正式打响!
拆除破损的旧耐火砖是最脏最累的活。工人们轮番钻进尚且闷热的窑炉内,用大锤、钢钎,一点一点地将那些烧结在一起、坚硬如石的旧砖敲碎、清理出来。粉尘弥漫,闷热难当,每个人出来时都像是从灰堆里捞出来的一样。
王超几乎扎在了工地上,协调物资,检查安全,和工人们一起搬运砖块。他的嗓子因为不断喊话而变得沙哑,工装上沾满了泥灰。工人们看到厂长和他们一样拼命,干劲更足了。
砌筑新窑体是关键环节。雷师傅全程守在窑口,对每一块砖的位置、每一道灰缝的饱满度都严格要求。老张头带着手艺最好的老师傅们上阵,吊线、抹浆、摆砖、敲实......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老工匠的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