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号灯下的初舞

媒体的喧嚣被隔绝在布拉克尔训练基地之外,但林枫清楚,他不可能永远待在训练场上。

首次公开亮相和媒体见面会,是他必须直面外界审视的第一道关卡。

这不仅是俱乐部官方的流程,更是他向新环境、新球迷,以及那些质疑者发出的第一个直接信号。

见面会被安排在威斯特法伦球场的主新闻发布厅。

当林枫身披多特蒙德经典的黄黑间条衫,在体育主管佐尔克和主帅萨默尔的陪同下走入会场时,瞬间被如同繁星般密集闪烁的闪光灯淹没。

台下座无虚席,长枪短炮对准了他,德国、中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的记者们目光灼灼。

佐尔克首先官方地介绍了林枫,并再次强调了俱乐部对他的长远信心。随后,话筒交给了现场的记者。

第一个问题就带着典型的德国式尖锐,来自《踢球者》的记者:“林枫先生,多特蒙德为你支付了创纪录的转会费。你只有17岁,并且身体看起来并不算特别强壮。你如何确信自己能够适应德甲联赛的激烈对抗,而不是成为又一个被高估的天才?”

问题直击要害,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萨默尔面无表情,佐尔克微微皱眉。

林枫面对镜头,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怯懦,他用带着口音但清晰的德语回答道:“感谢您的提问。转会费是俱乐部之间的决定,这代表了对我的信任,也带来了压力,我理解这一点。关于身体对抗,我承认德甲的要求更高,这也是我选择来到这里的原因之一——挑战自己,变得更强。我无法用言语保证什么,但我会在训练和比赛中,用我的双脚、我的头脑,以及我不断提升的力量,来证明我配得上这份信任。”

他没有回避问题,承认了挑战,并将焦点引向了未来的行动。沉稳得不像个17岁的少年。

紧接着,一位中国记者激动地用中文提问:“林枫,登陆德甲意味着你成为了中国足球在欧洲的旗帜,你如何看待这份责任?国内的亿万球迷都对你寄予厚望。”

林枫切换回中文,语气诚恳:“我非常感谢国内球迷的支持。这份关注是动力,但我不想被过多的场外因素干扰。我的首要任务是融入球队,努力训练,争取上场时间,用好的表现帮助多特蒙德赢得比赛。我认为,做好一个职业球员的本分,就是对所有支持者最好的回报。”

随后的问题涉及他的技术特点、与科勒和阿莫鲁索的配合预期、对多特蒙德的印象等等,林枫都应对得体,既展现了自信,又保持了必要的谦逊。

他多次提到“学习”、“适应”、“团队”,这些词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德国媒体因高额转会费而产生的过度期待。

萨默尔在最后补充道:“我们引进林,是看中了他的现在,更投资了他的未来。他有巨大的潜力,但我们需要耐心。他会得到时间,也会面临竞争。我相信,威斯特法伦的氛围会加速他的成长。”

发布会后,俱乐部安排林枫独自进入威斯特法伦球场内部,感受这座传奇球场。

当他从球员通道走出,踏上边缘的草皮时,尽管看台空无一人,一股难以言喻的肃穆与磅礴气势依然扑面而来。

着名的南看台(黄黑之墙)如同一个巨大的、沉默的黄色阶梯剧场,巍然矗立。

他可以想象,当比赛日来临,超过两万五千名站立的球迷在那里齐声高歌、挥舞旗帜时,会是何等山呼海啸般的景象。

那将是无与伦比的动力,也可能是吞噬一切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