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4年十月,萧鸾正式称帝,改元建武。登基那天,他故意穿得很朴素,站在朝堂上假惺惺地说:“我本不想当皇帝,都是被大家逼的啊!”底下大臣心里直骂:“演,接着演!”
萧鸾心里清楚,自己这皇位来得不正。南齐的皇族姓萧的多如牛毛,尤其是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个个都盯着他的龙椅。他夜里总做噩梦,梦见萧道成、萧赜拿着刀找他算账,醒来后一身冷汗。
怎么办?杀!
他的屠刀首先对准了齐高帝的儿子们。鄱阳王萧锵是萧道成第七子,为人温和,在宗室里威望高。萧鸾找他喝酒,席间突然说:“大王啊,现在朝野都盼着您主持大局呢。”萧锵吓得酒杯都掉了:“臣只想好好当王爷,陛下别开玩笑。”可这话没用,三天后,萧锵一家被灭门。
接着是齐武帝的子孙。竟陵王萧子良是武帝次子,当年和萧鸾一起辅政,虽然已经病死,但他的儿子们还在。萧鸾派禁军包围萧子良府,喊着:“奉旨捉拿叛党!”府里的人吓得乱窜,萧子良的儿子们全被捆成粽子,押到刑场砍了头。
最狠的是公元495年的“大清洗”。萧鸾一次性杀了武帝的十二个儿子,最小的才五岁。行刑前,那孩子拉着刽子手的衣角说:“叔叔,我给你糖吃,别杀我好不好?”刽子手都心软了,可萧鸾派来的监斩官眼睛一瞪:“陛下有令,一个不留!”刀落下时,整个建康城都能听见哭喊声。
《南齐书》里记载,萧鸾杀人有个特点:“每有诛赏,辄先断其脉”,就是先派人把宗室的亲信全抓起来,断了他们的后路,再动手。到他称帝两年后,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几乎被砍光,史书说“高、武子孙殆尽”。有人劝他留点活口,他阴森森地说:“我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我。”
杀完宗室,萧鸾开始当“好皇帝”了。但他的“好”,透着股病态。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凌晨四点就坐在朝堂上等着大臣,比现在的“996”卷多了。批阅奏折时,连一个错别字都要圈出来,骂得大臣狗血淋头。有次一个县令上书,把“仓库”写成“仓厍”,萧鸾拿着奏折骂了半个时辰:“连字都写不对,还想当官?滚回家种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还特别节俭,节俭到抠门。皇帝的衣服,他要求洗了再穿,直到发白破烂才换;吃饭最多四个菜,其中两个还是咸菜。有次太医给他开补药,说需要用蜂蜜,他摆摆手:“蜂蜜太贵,用糖代替就行。”后宫的妃子也不敢穿华丽的衣服,谁要是戴个金首饰,他能瞪着眼骂半天。
《南齐书》夸他“性清俭,主衣中有玉介导,上取以击碎之,曰:‘留此何用?’”听起来像个明君,但大臣们心里都清楚,这节俭背后是心虚。他杀了太多人,想用“勤政节俭”给自己贴金,告诉天下人:“看,我是个好皇帝,我当皇帝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