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四年(公元877 年)二月,黄巢独自领导农民军攻陷了郓州,斩杀了唐天平军节度使薛崇。三月,又攻陷了沂州,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壮大。但此时的黄巢孤军作战,势单力薄,在攻打宋州的时候,再次和王仙芝会合。可围攻宋州失败后,黄巢决定向南发展,与王仙芝南北呼应,互相配合,攻打郡县,抗拒官军。
小主,
这两人就像一对“搅屎棍”,把唐朝的军队搅得是精疲力竭。但王仙芝这家伙,就像宋江一样,老是想着招安,几次三番想接受朝廷的招抚,他这种妥协的态度,严重动摇了农民军的斗志。
乾符五年(公元878 年)二月,申州黄梅之役,王仙芝战败被杀。这对农民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王仙芝的余部由将领尚让率领,北上投依黄巢,与黄巢会师于亳州。大家一看,群龙不能无首啊,于是就推举黄巢为王,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改元“王霸”,并设官分职,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从此,黄巢正式成为了农民军的老大,开启了他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
成为老大后的黄巢,野心勃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乾符五年(公元878 年)三月,他想进攻东都洛阳,唐廷得知消息后,急忙命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率兵五千救援,命河阳节度使郑延休率兵三千驻守河阴。
可这时候,黄巢的农民军却遇到了一些挫折。在江西的兵马,被镇海节度使高骈消灭;攻打新郑、郏、襄城、阳翟的军队,被崔安潜击退;在浙西的部众,也被节度使裴璩打败。农民军士气低落,陷入了困境。
黄巢一看这情况,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于是,他决定向唐军投降。唐廷一看黄巢投降了,还挺高兴,就诏命黄巢为右卫将军。可黄巢哪是真心投降啊,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他发现藩镇之间各自为战,根本不足为惧,于是没过多久,就又反叛了唐朝。
黄巢复叛后,立刻挥师渡江,进攻江南地区。他就像一阵旋风,接连攻下虔、吉等州,又攻打浙江东西部。为了避免与劲敌唐镇海节度使高骈决战,黄巢还想出了一个奇招,他从衢州到建州开辟山路 700 里,挺进福建,攻下了福州城。这一招可把唐朝的官员们给惊呆了,纷纷感叹:“这黄巢,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唐僖宗一看黄巢这么能折腾,又想招安他,委任黄巢为率府帅。可黄巢根本不买账,直接拒绝了。乾符六年(公元879 年)九月,黄巢指挥农民军南下向广州进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攻占了广州城。
攻下广州后,黄巢自称“义军百万都统”,还发布檄文,斥责朝廷朝政由宦官把持,把唐朝的那些丑事都给抖了出来。这檄文一发布,就像一颗炸弹,在唐朝的官场炸开了锅,那些官员们气得是咬牙切齿,可又拿黄巢没办法。
在广州休整之后,黄巢率军向西北进军,十月,攻取桂州,占据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广明元年(公元880 年),正好遇到湘江水高涨,黄巢抓住这个机会,挥师自桂林顺湘江乘船北上,连下永州、衡州、潭州,灭敌十万,李系溃逃。这一系列的胜利,让黄巢的名声大振,农民军的士气也达到了顶点。
广明元年(公元880 年)五月,黄巢率军在信州歼灭高骈的大批精锐,接着又连下睦州、婺州等地。十一月,黄巢率领农民军北渡淮河,进颍、宋、徐等州境内,纵横千里。沿途的农民看到黄巢的队伍这么厉害,纷纷踊跃加入,农民军迅速扩展到六十万人。这时候的黄巢,那是意气风发,仿佛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农民军进入汝州后,黄巢向唐军传檄,让他们不要抵抗农民军先锋。然后,兵临东都洛阳。唐东都留守刘允章一看这架势,吓得腿都软了,哪还敢抵抗啊,赶紧率领文武官员开城向黄巢投降。黄巢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洛阳,这可把他给乐坏了,他自称“率土大将军”,在洛阳城里好好地风光了一把。
同年十二月初,农民军自洛阳西进攻克潼关,唐僖宗一看大事不妙,吓得赶紧携带文武百官南逃。这皇帝都跑了,长安城里的官员们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不久,黄巢亲率农民军进入长安,百姓们夹道欢迎,都盼着黄巢能给他们带来好日子。
黄巢带领的农民军,刚开始纪律还挺严明,不掠夺百姓的财产,将士们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还会对他们加以施舍。百姓们一看,这和之前的官军完全不一样啊,都觉得黄巢是个好领导,对他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