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如果说曹操还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曹丕就直接把“篡汉”写在了脸上。他刚继位,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取代汉朝,建立新朝。
这下,曹节彻底站到了娘家的对立面。她知道,曹丕一旦篡汉,刘协就会变成亡国之君,自己这个皇后也会变成笑话。于是,她开始用尽一切办法,阻止曹丕的篡汉计划。
首先,曹丕想让刘协“主动”禅位,就派大臣去跟刘协谈判,威逼利诱,让刘协写下禅位诏书。曹节知道后,直接把前来传旨的大臣挡在了宫门外,说:“陛下是汉朝的天子,怎么能随便禅位?你们这些人,都是汉朝的臣子,怎么能帮着曹丕谋朝篡位?”大臣们被曹节骂得狗血淋头,不敢多说一句话,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向曹丕复命。
曹丕见大臣们办不成事,又派了第二批大臣去,这次还带上了军队,想强行逼迫刘协禅位。曹节还是不答应,她拿着皇后的印玺,躲在宫里不肯出来。曹丕没办法,只能亲自进宫劝说曹节。
兄弟二人见面,气氛十分尴尬。曹丕说:“姐姐,现在天下早就不是汉朝的天下了,父亲经营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您就别再固执了,把印玺交出来,我保证会善待陛下和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节看着曹丕,气得浑身发抖,说:“父亲当年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篡汉。你倒好,刚继承王位,就想着谋朝篡位,你对得起汉朝的列祖列宗吗?对得起父亲的苦心吗?”
曹丕被曹节骂得面红耳赤,他知道跟曹节讲道理没用,只能下令士兵包围皇宫,威胁曹节如果再不交印玺,就对宫里的人不客气。曹节知道,自己再反抗也没用,毕竟曹丕已经掌握了天下大权,但她还是不想就这么轻易地交出汉朝的印玺。
最后,曹节拿着印玺,走到皇宫的台阶上,对着曹丕的士兵们大声骂道:“你们这些逆贼,将来一定会遭到天谴的!”然后,她把印玺扔在地上,哭着回到了宫里。《后汉书·皇后纪》里详细记载了这一幕:“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
这一扔,不仅扔出了曹节的愤怒与无奈,也扔出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曹丕拿到印玺后,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魏国,史称魏文帝。他封刘协为山阳公,让刘协带着曹节和家人,搬到山阳(今河南焦作)居住。
刘协和曹节搬到山阳后,日子虽然不如在皇宫里那么奢华,但却意外地平静。曹丕虽然篡了汉,但并没有对刘协赶尽杀绝,反而给了他一些优待,比如允许他在山阳保留汉朝的服饰和礼仪,还可以祭祀汉朝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