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斧声烛影

看到这个标题,赵匡胤开心不过几秒钟,此刻脸上的表情再也绷不住了。

再看天幕上其他皇帝对他的评价,赵匡胤满头黑线。

啊喂喂喂,首先我并没有得罪谁。

其次,大宋也没有得罪谁。

怎么就针对上了?!

面上的肌肉在愤怒之下颤抖着,双眼的怒火即将溢出。

紧握着的拳头轻轻地颤抖着,仿佛想要寻找一个对象,下一刻随时都要打出去。

他的辉煌历史,就这样落幕了。

“斧身烛影,呵呵。”

【斧声烛影发生在公元976年十月一个晚上,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病重,召见弟弟赵光义谈话。

旁边人听不清内容,但有人远远看到烛光下赵光义起身离席,似在回避什么。】

【接着听到赵匡胤用斧子敲地,大声说“好好干”(另一说法是“好做”)。

不久后,赵光义成为皇帝,即宋太宗。

这事件叫“斧声烛影”,成了历史谜案。】

大明,

朱元璋刚跟风埋汰完,心情颇为不错。

“咱跟宋太祖没仇没怨的,”就是单纯看不上他嘚瑟。

在朱元璋看来,赵匡胤的称帝之路可比当年那个连饭都吃不上的朱重八简单多了。

纯纯欺负老弱妇孺。

还来他们面前面不改色地吹牛。

“切,倒霉了吧~”

【公元961年,宋朝建立不久,

太后杜氏临终前与宋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立下了“金匮之盟”,

约定太祖死后由其弟赵光义继位,再传至其他弟弟和太祖的儿子。

然而,宰相赵普一直希望太祖能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但未能如愿。】

【几年后,赵普被罢免相位,而赵光义则逐渐获得了更高的地位。

包括成为“晋王”和“开封尹”,这在当时几乎等同于确定了他是下任皇帝。

与此相对,太祖的两个儿子虽然成年,却仅有虚职,并未真正参与国政。】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病得很重。

那天晚上,他召来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晋王)商量事情,其他人都没在边上听。

有人远远看到房间里烛光乱晃,好像赵光义站了起来又坐下,

没多久,还听到了像是斧头砸东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