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子龙抉择前程路

讨董联军的分裂,如同雪崩般迅速而彻底。曾经旌旗招展、人喊马嘶的洛阳城外大营,短短数日间,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公孙瓒的幽州军等少数部队还在收拾行装,准备撤离。各路诸侯各怀心思,带着兵马和劫掠来的少许财物,作鸟兽散,奔向他们各自的地盘,去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所谓的“匡扶汉室”,成了一个苍白而讽刺的口号。

在这树倒猢狲散的背景下,赵云迎来了他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前路何方?

公孙瓒对他有知遇之恩,擢升他为牙门将军,待他不薄。如今公孙瓒决定北返幽州,于情于理,赵云都应该跟随。幽州是公孙瓒的根基,北疆虽苦寒,但民风彪悍,骑兵精锐,若能站稳脚跟,不失为一方诸侯。公孙瓒也明确表示,回到幽州后,将对他委以重任。

然而,赵云心中却有着难以言说的犹豫和……一丝不甘。

他投军从戎,最初的理想是诛除国贼董卓,匡扶汉室。可如今,董卓未灭,天子蒙尘,联军却为了一点地盘利益而散伙,这与他心中的“大义”相去甚远。公孙瓒虽勇,但其志向更多在于经营幽州,与赵云“匡扶天下”的抱负,似乎并非完全契合。

更重要的是,在联军中的这段日子,他结识了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张飞的豪迈,都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是刘备,虽势单力薄,却始终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其人格魅力和坚定信念,让赵云心生敬佩和共鸣。他隐隐觉得,刘备或许才是那个能真正实现他心中理想的主公。

可是,刘备如今兵微将寡,寄人篱下(此时刘备依附公孙瓒),前途未卜。此时投奔刘备,无异于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相对而言),去进行一场前途未卜的赌博。

何去何从?是选择安稳的现实,还是追随飘渺的理想?这个问题,困扰着赵云,让他寝食难安。

这天傍晚,赵云心事重重地在营区外散步,恰好遇到了同样在眺望夕阳的刘备。关羽、张飞站在他身后不远处。

“玄德公。”赵云上前行礼。

“是子龙啊。”刘备回过头,脸上带着温和却难掩落寞的笑容,“联军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