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玄德终领徐州牧

徐州士民“劝进”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糜竺、陈登起草的檄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涟漪,迅速扩散至徐州的每一个角落。小沛城,这个原本不起眼的边境小城,俨然成了徐州新的政治中心,每日车马络绎不绝,各方使者、士绅、豪强怀揣着各种心思,汇聚于此。

面对这汹涌的民意和“正统”名分的巨大诱惑,刘备集团内部在经过一番谨慎的权衡后,终于下定决心,顺应时势,正式接过陶谦留下的重担!

这一日,小沛城内,旌旗招展,甲士林立,气氛庄重而热烈。临时修缮的州牧府大堂内,刘备身着庄重朝服(虽略显陈旧,但浆洗得笔挺),头戴进贤冠,面色肃穆,端坐主位。左侧以关羽为首,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简雍等文武核心依次排列;右侧则是从徐州各地赶来的、表示拥戴的郡县官吏、士族名流、豪强代表,济济一堂。

大堂中央,香案高设,上面供奉着用锦缎覆盖的徐州牧印绶,以及陶谦的遗书。

吉时已到,赞礼官高唱:“时辰已到——!恭请刘使君,奉陶徐州遗命,领徐州牧事——!”

顿时,钟鼓齐鸣,庄严肃穆。

刘备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香案前,先是对着陶谦遗书的方向,深深三揖,声音沉痛而真挚:“备,德薄才鲜,蒙陶恭祖不弃,以州事相托。恭祖在天之灵,备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安境保民,匡扶汉室,如有违誓,天人共戮!”

言毕,再次深深一揖。

接着,他转过身,面向堂内众人。孙乾双手捧起印绶,高声宣读早已拟好的“告天祭文”,文采斐然,痛陈时艰,申明刘备继任的合法性与必要性,誓言扫除暴逆,安定徐州。

读罢,孙乾将印绶郑重呈给刘备。刘备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印绶,高高举起,示与众人。

这一刻,堂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方象征着徐州最高权力的印信上。

随即,以关羽、张飞、赵云为首,堂内所有文武,以及来自各地的代表,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大堂:

“参见州牧大人——!”

“愿奉刘使君,领徐州牧——!”

“誓死追随明公,匡扶汉室——!”

声浪如潮,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