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无声的凝望

与此同时,两千公里外,晨曦之城苏雪的公寓内,林羽静立在黑暗中,仿佛一尊冰冷的雕像。但他的意识,早已穿透空间的距离,如同无形的幽灵,悄然笼罩了那座南方小城,曙光之城,以及那座编号B-17的简陋公寓。

他没有动用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能量扫描或生物探测。而是通过一种更基础、更隐秘的方式——调动了潜伏在曙光之城及其周边区域的、最微小的虫族信息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是依附在通讯线路上的拟态孢子,可能是混入土壤的微生物集群,甚至可能是空气中漂浮的、肉眼不可见的纳米级单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张无形的感知网络,将那片区域的宏观与微观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林羽的核心。

他“看”到了那座在废墟上新建的城市,街道规划整齐却缺乏生气,建筑简陋,能源供应勉强维持。他“听”到了夜晚的寂静,夹杂着远处工厂隐约的轰鸣和某些角落传来的、压抑的咳嗽声。

他的感知,最终聚焦于B-17号公寓。

他“看”到了那扇透着微弱光亮的窗户(那是林星在熬夜复习功课的小台灯),看到了屋内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布局。他“听”到了父母房间里那压抑的、几乎微不可闻的叹息声,以及林星笔下沙沙的写字声。

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感,充斥着他的意识核心。

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在经历了失踪、污名、战火、流离之后,在这座边缘城市的角落里,艰难地维系着生存。父亲林建国记忆中挺直的脊背似乎有些佝偻了;母亲周芳的眼角,即使隔着遥远的距离和信息的模糊处理,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深刻的疲惫与哀愁;妹妹林星,记忆中那个活泼爱笑的小女孩,如今眉宇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倔强。

数据流冰冷地分析着这一切:居住环境评估:差。营养摄入水平:低于标准值。心理压力指数:高。生存状态:脆弱。

但这些分析结果,此刻却被一股更强大的、非数据化的情绪所覆盖。那是愧疚,是心痛,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想要驱散他们所承受的一切苦难的强烈冲动。

虫族主宰的理性在告诫他:介入会打破平衡,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情感的涟漪必须控制在观察范围内。

但那个名为“林羽”的人性部分,却在无声地呐喊:做点什么!你必须做点什么!你不能就这样看着他们挣扎!

这种内在的撕裂感,比他面对任何星际强敌时都要强烈。

苏雪轻轻推开书房的门,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她没有开灯,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看到林羽僵硬的背影。她没有说话,只是将水杯放在他旁边的桌上,然后安静地站在他身边,一同望向南方那片漆黑的夜空。她知道他在做什么,她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重而复杂的气息。

“他们……还好吗?”她最终还是轻声问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关怀。

林羽沉默了很久,久到苏雪以为他不会回答。最后,一道极其低沉、仿佛蕴含着千钧重量的意念传来:

【他们还活着。】

顿了顿,又补充了四个字,

【过得不好。】

简单的七个字,道尽了他此刻所有复杂的感受。确认了生存,却无法忽视那份艰辛。

苏雪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林羽冰凉的手掌,试图传递一丝微不足道的温暖和支持。“活着……就有希望。”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安慰的话,在这样沉重的事实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

林羽没有挣脱她的手,反而微微收拢了手指。苏雪手掌心传来的温度,像是一点微光,照亮了他内心激烈斗争的黑暗战场。

他再次将感知投向那座遥远的公寓。林星似乎终于完成了功课,台灯熄灭了。父母的房间里,叹息声也渐渐被疲惫的鼾声取代。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只有清冷的月光,无声地照耀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也照耀着那两个城市之间,一条由无声凝望和沉重责任连接起来的、看不见的线。

今晚,他不会现身。

但这场跨越两千公里的凝望,已经在他心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一个决定,正在情感的熔炉与理性的冰原交界处,缓缓成型。无声的凝望,终将化为行动的风暴,只是时间问题。而风暴将指向何方,连林羽自己,此刻也无法完全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