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因战火波及而变得贫瘠、甚至带有轻微辐射的土地,此刻被一层柔和的、充满生机的绿意所覆盖。改良后的“速生苔”如同绿色的地毯,牢牢锁住土壤水分和灵能;高大的“净化乔木”舒展着银白色的叶片,贪婪地吸收着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和游离的虚无残留;一些看似娇嫩、却蕴含着强大生命力的藤蔓植物,正沿着特制的支架向上攀爬,它们能结出富含营养的果实。
莲妹赤着双足,踩在温润的泥土上,指尖流淌着淡绿色的光辉,轻轻拂过一株有些萎靡的“月光蕨”。那蕨草仿佛被注入了活力,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舒展,散发出清冷的光辉。
“这里的土壤灵脉受损最严重,需要更多的‘乙木精气’滋养。”她对着身边几位来自不同地区、跟随她学习生态修复技术的学徒说道,“不能急于求成,要像母亲抚慰受伤的孩子,耐心引导地脉自身恢复活力。”
一个学徒看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忍不住感叹:“莲妹长老,有了这些技术,就算是最荒芜的土地,也能重现生机吧?我们再也不怕饥荒了。”
莲妹温和地笑了笑,摇了摇头:“道法自然,我们只是顺势而为,加速这个过程。真正的生机,源于天地,源于我们脚下这片大地本身的意志。我的术法,不过是引子。”她抬头望向远处依旧可见的、尚未修复的战争伤疤,轻声道:“而且,食物的危机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我们在索取之后,能否懂得回馈。这,是一场更漫长、更需要耐心的修行。”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让几位学徒陷入了沉思。莲妹的存在,她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催生作物,更在于潜移默化地传播着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这同样是战后文明重建不可或缺的一环。
---
任婷婷的办公室内,她正与资源总署的几位负责人进行全息会议。
“重工联盟的草案被驳回后,他们果然没有善罢甘休。”一位负责人面带忧色,“他们在欧陆议会鼓动了几个席位,准备在下次常务会议上发难,指责我们资源调配效率低下,阻碍地区重建,并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分区自治,资源共享’方案。”
任婷婷面色不变,手指在光屏上轻点,调出了一系列数据图表:“效率低下?这是过去三个月,同盟资源总署向各战区、各重建重点项目输送物资的时效与数量统计。这是同期,由各地区自行申报、经核查确认的资源消耗与产出比率图表。对比一下,是谁的效率更高,谁的浪费更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图表上的数据清晰得残酷,同盟统一调配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远高于那些鼓吹“分区自治”的地区在战时的混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