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龙卫密报惊魂,太子连夜布局杀局!

大殿的门缓缓关上,沉重的枢轴转动声,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光线和声音。

空旷的殿内,只剩下父子二人。

皇帝萧承德从龙椅上走下来,一步步,走到了太子面前。

他没有让他起身。

他就那样站着,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这个最器重的儿子,看了很久。

久到萧云启的额头,也开始冒汗。

『云启。』

『儿臣在。』

『你以为,朕真的老糊涂了吗?』

皇帝的声音很轻,却让萧云启的心脏猛地一缩。

『老七在朔州做的那些事,朕的龙卫,每天都有密报送来。从他如何搭建暖棚,到他如何制盐酿酒,再到他如何与拓跋烈周旋,一桩桩,一件件,朕比你们任何人都清楚。』

龙卫!

皇帝手中最神秘,最可怕的力量!

萧云启的呼吸都停滞了。他知道龙卫的存在,却不知道,父皇竟用这股力量,去盯着一个被流放的儿子。

皇帝看着他,眼神变得锐利。

『朕今天问老二那个问题,其实……』

『也是在问你。』

萧云启的头垂得更低,几乎要触碰到冰冷的金砖。

他感觉父皇的目光,穿透了他的头顶,正在审视他脑海中每一个念头。

『父皇……儿臣……』

『你不必回答。』皇帝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朕只想让你看。看你的兄弟们,在朕抛出一块骨头之后,是如何撕咬,如何算计,如何将手足之情,置于权位之下。』

『老二的心思,朕懂。他不是恨老七,他是怕。怕一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弟弟,突然挡了他的路。』

『老四老五,也各有各的算盘。』

皇帝踱了两步,停在萧云启的身侧。

『他们都看到了老七这把刀的锋利,都想着要么毁了它,要么夺了它。』

他微微侧头,用余光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

『那你呢,云启?』

『朕的太子。』

『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比刚才殿上那句,更加致命。

萧云启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不能说看到了威胁,那他和老二有什么区别?

他不能说看到了功臣,那显得他这个储君何其天真?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每一个字都在舌尖上反复斟酌。

许久,他才用一种沉稳,却又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回答。

『回父皇,儿臣……看到了父皇的苦心。』

『哦?』皇帝的语气里,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儿臣看到了……一把为我大夏磨砺的刀。』

萧云启抬起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

『一把……可以斩断北方沉疴,可以威慑草原狼族,甚至……可以在将来,为我大夏开疆拓土的刀。』

『这把刀,现在还很稚嫩,还需要打磨。父皇将他放在朔州那块最粗砺的磨刀石上,正是要将他磨砺成一把真正的神兵利器。』

『至于二弟他们的想法……』萧云启顿了顿,『刀未出鞘,人已生畏。这恰恰证明了,父皇的眼光。』

这番话,让大殿内的空气似乎都缓和了几分。

皇帝萧承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他只是转身,慢慢走回龙椅。

『一把刀……说得好。』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可刀,是会伤人的。尤其是,当持刀的人,心思不定的时候。』

『回去吧。』

皇帝挥了挥手。

『好好想一想,身为太子,面对这样一把刀,你应该做什么。』

『……儿臣,遵旨。』

萧云启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然后缓缓起身,躬着身子,一步步退出了紫宸殿。

当殿门在他身后重新关上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袍,已经湿透了。

***

东宫,书房。

太子萧云启屏退了所有宫人,独自一人坐在昏黄的烛火下。

他面前的茶,已经凉透。

父皇最后的话,如同一个解不开的谜题,在他脑中盘旋。

『你应该做什么?』

是啊,他应该做什么?

是顺水推舟,帮着老二他们,把老七这把刀按死在朔州,永绝后患?

不。

父皇已经看穿了老二的心思,并且对此极为不屑。自己若是也这么做,只会让父皇失望。

是隔岸观火,什么都不做,以示储君的大度?

也不对。

父皇说,『持刀的人,心思不定』。这既是在说老七,也是在敲打他这个未来的君主。一个君主,怎能对一把国之利刃放任不管?

父-皇-在-考-我。

他是在用老七,来考核自己这个太子,够不够资格,坐上那把椅子。

萧云启端起冰冷的茶杯,一饮而尽。

茶水苦涩,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不能输。

『来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决断。

门外,两道身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一个是须发半白,眼神沉静的老者,太子太傅杜远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个是年纪稍轻,目光锐利的中年文士,东宫詹事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