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曹府主母2

建安十四年,春。

许都的气氛,悄然发生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变化。表面上,依旧是权力中心的波谲云诡,曹操在邺城操练水军,虎视江东;刘备在荆州招兵买马,隐忍待发;孙权稳坐建业,联刘抗曹的呼声日高。

但暗地里,一股潜流正顺着隐秘的渠道,汹涌地流向四面八方。

曹府深处,那间曾展示过“寰宇全图”的密室,如今成了凌霄的“战略指挥室”。地图被更精细地复制、放大,悬挂在墙壁上,上面开始出现各种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标记。

曹操的头风,在凌霄“精心调理”的安神汤与那幅地图带来的巨大冲击下,竟好了大半。精力恢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以雷霆手段,调动了绝对忠于曹氏的核心力量。

第一批探索船队,在绝对的保密中,由经验丰富的老水手和悍不畏死的曹氏子弟兵组成,带着简陋但足以支撑远航的船只、补给,以及最重要的——复制精简版的海外物产图,分别从辽东、东莱(今山东龙口)悄然出海,一路向东,寻找那传说中的“沃野万里,金山鸟粪”的美洲;一路向南,试探前往“巨兽袋鼠,黑金遍地”的澳洲。

与此同时,一支由工匠、农户、医师组成的特殊队伍,被秘密派遣,沿着丝绸之路西行,他们的任务并非传统的商贸,而是深入欧罗巴与阿非利加的边缘,记录风土、测绘地形、收集物种,甚至……寻找可能的盟友或可趁之机。

这一切,都在凌霄通过“系统”微调过的、超越时代的信息指引下进行。她知道最初的远航九死一生,但她需要数据,需要验证,更需要让曹操集团的核心层,亲眼看到“希望”的微光。

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海外探索倾斜。钱粮、工匠、优秀的兵卒被优先供给这几支探险队。这自然引起了内部一些不明所以者的疑虑。

一日,荀彧求见凌霄。这位王佐之才,面容比以往更显清癯,眼神中带着深深的忧虑。

“主母,”他屏退左右,开门见山,“近日府库调度,彧观之,颇有不解。大量钱粮、精铁、良匠皆调往沿海及西陲,所为何事?如今大敌当前,孙刘联盟,荆州未稳,如此耗费国力于虚无缥缈之海外……彧,恐非社稷之福。”

凌霄正在翻阅一份刚从东莱快马送回的密报,上面记载了船队遭遇风暴损失两船,但幸存者发现了一种耐寒高产、形似黍米的作物(可能是玉米的前身)的消息。她放下帛书,抬眼看荀彧,目光平静。

“文若先生,可知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荀彧眉头微蹙:“主母之意,彧明白。然,眼前之敌,乃心腹之患。海外纵有金山银山,若中原不保,一切皆为空谈。”

“先生只知孙刘为心腹之患,却不知真正的危机,来自更广阔的天地。”凌霄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指尖轻点欧罗巴的方向,“此地诸国,虽尚在争战,然其舟船之利,火器之精,假以时日,必跨海而来。届时,我等若仍困于中原内斗,无异于坐以待毙。”

她又指向北方广袤的草原:“胡人骑射,来去如风,今日和亲,明日寇边,永无宁日。唯有将目光放之四海,取海外之资源,壮我华夏之根基,方能内平割据,外御强敌,成就真正万世不移之基业。”

她转过身,凝视着荀彧:“今日所耗,非为虚无,实为投资未来。得一美洲高产作物,可活兆民;得一澳洲黑金,可兴百工;知欧罗巴之虚实,可制敌于先机。此乃以空间换时间,以外养内之策。文若先生,格局……当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