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镜像迷局,灵魂之战

“老板说得对!”李哲眼睛一亮,“我们的‘星璇’在持续进化,我们的‘文明基因库’在不断丰富!他们模仿的,只是我们某一时刻的静态成果,而我们的内核是动态的、是生长的!”

林雪也重新找回了信心:“没错。我们可以调整市场策略,在中端市场,用更灵活的方案应对竞争;但在高端定制和引领未来的概念产品上,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不断拉开与‘镜像’们的差距,彰显我们不可替代的价值!”

“好!”铁柱眼中精光闪烁,“那我们就跟他们打一场‘灵魂之战’!李哲,你们技术团队,除了继续迭代‘灵丝’和‘星璇’,立刻启动几个更具前瞻性和艺术性的‘概念验证项目’,不要过多考虑短期商业化,要的是震撼力和独一无二性!我们要不断向世界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未来!”

“林雪,市场宣传策略调整,减少参数对比,加大对匠人村文化故事、匠人精神、以及我们如何用科技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比如帮助偏远地区手工艺人脱贫、用新材料进行生态修复等)的报道力度!我们要让品牌形象更加有温度、有深度!”

“二狗,你负责盯着这些‘镜像’公司,摸清他们的供应链、客户群和背后的资本流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新的应对策略迅速落实。匠人村一方面在市场上与“镜像”们展开灵活竞争,另一方面,则更加聚焦于提升自身的内核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天后,李哲的团队公布了一个名为“万物生”的概念项目——利用“星璇”动态演化系统和特殊的生物活性材料,打印出了一个能够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微小循环的桌面艺术装置,其中的“树木”能缓慢“生长”,“溪流”能微弱“流动”,仿佛一个微缩的、活着的自然片段。这个项目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但其展现出的技术与自然深度融合的哲学思辨,却震撼了整个设计和科技界,让那些只会堆砌参数的“镜像”作品显得苍白无力。

同时,匠人村与国家级博物馆的合作项目也正式启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对一批濒危的古代大型木构建筑进行高精度修复和结构性加固,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科技下重焕生机。这类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义的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匠人村的品牌格调。

“镜像”们虽然依旧在市场上活跃,但它们逐渐被人们视为“技术不错的跟随者”,而匠人村,依然是那个“无法被超越的原创者和引领者”。

然而,“收藏家”的布局,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