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笑,便扯动了脸上的伤口,又疼得她眦牙咧嘴,还得忍着,模样十分滑稽。
李月忙摆摆手:
“不必了!郑大人,在下不能久留,还需尽快回府城复命。”
郑县令忙问:
“哦?顾大人有何吩咐?”
李月说道:
“在下奉顾大人之命前来询问,赈灾粮早在七日前便送到了兴安县,为何难民们没有领到粮食,反而涌进了府城要粮?”
郑县令傻眼了:
“什么?李大人,您说我们兴安县的难民去府城要粮了?”
李月道:
“正是,还请郑大人给个交待,顾大人还等着消息呢。”
郑县令茫然地看向县丞,问道:
“怎么回事?”
吴县丞忙附耳过来,小声说道:
“大人,下官昨日听到街上传谣,说是兴安县难民只要去府城,就能领到粮食,也写了书信向您禀报,但您没回话,下官也不知如何是好。”
郑县令气得踹了一脚吴县丞,怒道: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亲自向本官禀报?!”
吴县丞委屈道:
“可是大人,昨日您说了,谁都不见,郑府的下人不让下官进府呀。”
吴县丞低着头,脸上挂着一抹冷笑。
她平时没少受郑县令的气,昨天她若对郑府的人把事情说严重一些,郑府管家也不可能不通报,偏她没有。
她就是想看郑县令倒霉,没准儿她还能更进一步呢。
郑县令气坏了,都是那个逆女闹的,耽误了这么大的事。
她忙赔着笑脸对李月道:
“李大人,您先歇着,本官立刻派人把难民们叫回来!”
李月心中冷笑,说道:
“郑大人,恐怕已经晚了,赈灾钦差这个时候恐怕已经抵达府城,看到那些难民了。”
郑县令一个趔趄,险些瘫软在地,还是吴县丞扶住了她。
“钦差?你是说钦差来了?”
若只是闹到府城,想来也问题不大,毕竟这些年她没少孝敬顾知府。
可若是闹到钦差那——
郑县令不敢想象后果。
李月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