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两方至今为止也没有正式签订和平协议,确定边界,朱老七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马尼拉总督倒是想要尽快同瀛州签订协议,但朱常瀛要求只同西班利亚国王授权代表展开谈判。因为谈判的内容不仅仅有关领土问题,还有同新大陆的通商问题,不能你可以来但我不能去。
要谈一起谈否则就免谈。
朱常瀛没有巡视东吕宋的计划,那地方人烟稀少,土着零星又原始,再过百年也翻不出浪花来,慢慢开发就是了。
舰队停经美岸,这座人口不足五万的小城在吕宋岛已然是第一大城。
因为提前通知,港口的欢迎仪式很是隆重,驻美岸文武官员携大批市民前来迎接。
当日晚间,朱老七大宴宾客,论功行赏。
俸禄是俸禄,赏赐是赏赐,这个赏赐属于额外分红。做老大的,不给额外津贴谁愿意给你拼命啊。
赏赐人员当中,有43名土司,也就是43个土着村寨族长,有封里长的有封甲首的,这里头最多的一个村寨也才四百多人,各土司总人口不过万人。
小主,
整个东吕宋归化中的熟蕃头头都来了。至于内陆山区生蕃,暂时还没有功夫搭理他们。
赏赐什么也是有讲究的。
对于文武官员,直接赏赐银元,想要什么自己去买,只当刺激消费了。
对于土司,朱老七的赏赐更加实惠,农耕用具、官服鞋帽、给姓赐名。
朱老七对板牙人治理马尼拉的法子知之甚深,他们因为人少,长相有别,顽固傲慢,对人种的歧视等等原因,对马尼拉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
首先以人种划分高低贵贱,把白皮猪高人一等的牌坊树立起来。
其次用宗教洗脑,募集二鬼子。
再次以二鬼子管理土着。同时又利用土着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这套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但对于瀛州南洋领地来说就不实用,因为大明人多,医疗卫生饮食习惯又健康的超出土着不止一个时代,几波移民就把土着搞成少数族群了。
所以治夷,就还是老祖宗的办法好用。
在美岸停留三日,视察海关,走访集市,又接见了府议政会议员,朱常瀛便启程前往林加延。
身为府城,林加延却只有五千几口人,其中一半为公职人员及其家眷。
城镇人口不多也可以理解,因为南吕宋就是奔着农业生产基地去的。
照旧那般流程之后,朱常瀛开始走访若干村落。
要由衷的敬佩大明老农,将农业社会的精耕细作推到了极致。
为了抵御风灾,有几个村落竟然搞起了间作制。
所谓间作,比如小麦同黄豆混着种,两垄黄豆八垄小麦,而这里的村落则推行水稻同果树混种,最多就是椰树同水稻。
树木阻风,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水稻倒伏。
虽然这样种植会导致部分土地浪费,无法充分利用,但也总比来一股风就绝收要强过许多。
朱老七命人将这种间作种植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准备在东吕宋也试着推广。
第四日,朱老七率领文武官员,学堂学子于炎黄帝庙英魂碑前祭奠为了这片土地而失去生命的军中英魂。
英魂碑上,名字密密麻麻,累计有861名亡魂。
这就是扩张生存空间的代价,有的人享受到了胜利成果,有的人却没有,成为宏大叙事下的牺牲品。
这之后的几日,朱常瀛观摩了吕宋军操演,不是战阵也不是射击,而是野外生存。紧接着去往深入内陆的两座堡垒视察。
瀛州军的扩张一直是依靠大海河流进行的,成本低安全性高。
就说这狗日的热带雨林,若徒步行军,病死万八千人也很简单,很大可能,士兵受不了折磨直接就哗变了。
可即便设立在雨林中的开阔地,展现在朱老七眼前的景象也足以令人瞠目。
苦,太特酿的苦了。
清晨的雾气凝实如水滴,万事万物仿佛被浸泡在蒸汽房中,房间里的霉味刺人鼻息,久置的器物上挂满霉菌。
房前屋后,棕榈树之间挂满了吊床,丘八们宁愿在屋外同蚊虫共舞也不愿闷在房中与蟑螂老鼠为伴。
走着走着,朱老七就走回了祖宗的老路。
这些堡垒的职责,战斗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隐藏在雨林中的部落稀疏而分散,极少攻击强大的外来者,除非你招惹到他了。更多时候,这些丘八们在开荒,也就是军屯。
如果条件允许,丘八们会想尽办法焚烧雨林来扩大开阔地的面积。
这很难,一年当中可能仅有几次机会。
没有士兵可以在雨林深处久住,人会疯掉的。只能轮换,堡垒驻防三个月滨海城镇驻防三个月。
如何提高士兵的生存条件以及激励士气?朱老七陷入了深深思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