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不幸中的万幸(求月票)

“戴教授您仔细说一说,我也想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伴随着戴希璋的话,陈国华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甚。

好奇怪!

因为戴希璋说了,这架轰炸机的传感器、电池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要知道这可是一架刚完成组装的轰炸机呀,如果传感器、电池等这些零部件出现损坏的话,肯定是在之前就已经发现了。

一架新的试制机,居然出现了零部件损坏的情况,绝对是大事件!

可陈国华很确定,在组装之前,所有零部件都是完好的。

不可能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些零部件就出现了问题。

那么必然是在组装好之后,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从而导致轰炸机试制机上面的零部件出现损坏。

并且在听到戴希璋的推测之后,陈国华内心已经多少有些猜测了。

“戴教授,你们已经让这架飞机停在外面试飞多久了?”

陈国华只好试探性地询问,戴希璋明白被前者的问题给问住了,张口嘴巴,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啊?”

见对方这副呆滞的样子,陈国华只好重新提问:

“是这样的,戴希璋,我这么问吧,从下雪之后,这架飞机在室外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从前天”

戴希璋已经反应过来了,接着又重新说道:

“准确来说是前天上午九点半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九个半小时了”

说着他已经抬起他的手腕,盯着手腕处的上海牌手表,如是说道。

上面的时间是十一点。

此话一出,陈国华顿时心中有数了,却又听对方继续问道:

“陈主任,所以您觉得这架飞机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跟它一直待在室外有关系?”

此时的戴希璋,满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是的,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陈国华点点头,接着说道:

“我刚才已经让徐德祥同志安排拖车队过来了,等下把飞机带回厂房再说”

听到这句话,戴希璋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了,直接脱口而出:

“这怎么可能?这架飞机可是能够在两万米高空翱翔的呀,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个天气原因导致线路、传感器、电池这些出现问题呢?”

众所周知,由于地貌、生物等影响,高山气温垂直变化一般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约0.4-0.6℃。

也就是说,海拔一万米的地方,理论上比地面低四十到六十度左右。

而地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吸收了太阳光以后的热辐射,一万米高空的空气由于透明,不能直接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只能从地面获取辐射能。

因此,假设地面温度为二十度,那么一万米高空基本温度在零下二十度到零下六十度之间。

那么两万米高空的位置,大概是零下八十度到一百二十度左右。

这些都是大概的理论值,实际上,不同空域的自然环境也是有所不同的。

可不管如何,两万米高空的自然环境,肯定比现在燕山山脉基地的环境,要差很多才对。

没道理啊!

尽管戴希璋无法理解,可陈国华并没有急着给对方解释,因为此时外面的拖车队已经过来了。

拖车这东西,其实就是靠汽车的拉力罢了。

原时空历史上,北美那边的高科技,就是全靠媒体来鼓吹。

比如后世那个时空,北美就曾经鼓吹过飞机牵引车。

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大飞机在机场的时候,它们是非常依赖飞机牵引车,而不是靠它们自己的滑行动力。

毕竟飞机这种庞然大物有着巨大的质量和尺寸,在地面移动、转弯的话,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北美说了这种高科技飞机牵引车,凭借先进的机械设计和精密控制系统,能够轻松地操纵起百吨以上的客机,犹如举起一只不肯就寝的巨婴。

它不仅是航空运输不可或缺的配套设备,更是力量与智慧的体现。

而这样的高科技,价值一千万美金!

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个时空,北美也好,莫斯科也罢,就别想来赚这些钱了。

陈国华说的,耶稣来了也没用!

其实这种飞机牵引车,好吧,也就是拖车,它的关键就是搭载的强力发动机和高效的传动系统。

这种发动机,通常采用的是高性能柴油引擎,能输出巨大扭矩。

众所周知,扭矩是旋转力矩的量度,是发动机效率和牵引能力的直接表现。

比如一些顶级牵引车的发动机扭矩可以达到数千牛米,并且需要在低转速环境下稳定输出,以保证足够的起步牵引力。

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说高也很高,说低也就是那样。

因此,陈国华都是直接丢给赵菊生、万福森他们这些超学神们,让他们自己组队去完成这些小项目。

北大的超学神们有很多,在这些年当中,振华研究所也陆陆续续招聘了不少。

当然,大部分超学神层次的学生,都不是进入振华研究所,毕竟振华研究所再牛逼,也不可能把全部好处给拿了吧?

有这些大学生们的支持,加上陈国华的技术资料和次数有限的指导,那么研制出飞机牵引车,也是必然事件。

赵菊生他们在研制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其实还是传动系统。

一般来说,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差速器等部分。

其中,变速箱作为调节转速和扭矩的核心,经过特别设计,以适应低速高扭矩的输出需求。

这些牵引车往往拥有多档位,甚至是无级变速的功能,为航机牵引提供最为合适的动力输出。

在动态平衡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牵引车能在各种地面情况下,稳定、可靠地完成对飞机的牵引任务。

至于说牵引车的结构设计,这一点,自然是陈国华拿出来的设计图纸,本身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牵引车背负着移动“巨无霸”的重任,它本身就需要有足够的质量和低足的重心以保障这种操作的稳定。

比如现在这架轰炸机试制机,本身自重是三十吨。

所以陈国华设计的飞机牵引车,可以很轻松地将它拖走。

陈国华他们研制的这架轰炸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是一百零五吨,减掉三十吨的自身重量,以及满载情况下,飞机会装满三十吨燃油。

所有,它能够挂载的弹药重量,最多就是四十五吨。

这个重量已经非常牛逼了。

毕竟这玩意儿其实已经比最大起飞重量为八十吨的B58战略轰炸机要强很多了。

不过,就算是它满载的情况下,整架飞机的重量高达一百零五吨,飞机牵引车也同样能够将它拖走。

很快,在飞机牵引机的拖动下,轰炸机试制机已经回到了厂房内。

一个多月前,这架飞机就是在这个厂房诞生的。

现在再次回到这里,陈国华顾不上感慨,抓紧时间先检修。

但,外面的徐德祥已经过来喊话,先吃午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没办法,陈国华他们只好先吃饭,然后再来检修。

下午,经过长达一整个下午的检修,问题已经完全找出来了。

除了上午戴希璋指出来的传感器、电池、线路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就是机结构材料存在缺陷,吸收并存储了部分油料。

万幸没有点火。

或者说,没有成功点火,因为点火装置的线路已经被冻‘感冒’了。

如果成功点火,那么这些吸收了油料的机体结构,绝对会被点燃。

一旦被点燃,那么飞机内的大量电力、通信线缆、液压管路将会被完全烧毁,同时钛合金框架等主承力结构也将会熔化扭曲。

结果就是,这架飞机,将会彻底报废!

只能说,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戴教授,这下有得忙了!”

等检修结果出来之后,陈国华苦笑地看着旁边的戴希璋,摇头说道。

后者却是苦中作乐地说道:

“还好这一次并没有成功点火,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旁边的徐德祥已经被吓傻了,此时反应过来之后,顿时犹豫迟疑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问道:

“陈主任,戴教授,我们需要上报上去么?”

陈国华闻言,直接点头说道:

“肯定要上报啊,通知一下邱领导过来一趟吧,这一次的失误,我会调查清楚具体原因,到时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如果是我的问题,那么我会承担此次事件的全部责任”

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

戴希璋直接开口说道:

“陈主任,这件事跟您没关系,您别急着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徐德祥也是连忙附和道:

“对啊,陈主任,这架飞机可都是您亲自设计研制的,而您并没有参与试飞测试,这大概是天气的关系吧”

如果陈国华受到惩罚,势必跟天塌了没什么两样。

毕竟陈国华可是轰炸机的灵魂人物!

陈国华挥挥手,道:

“徐德祥同志,快去通知领导吧,老戴,我们开始干活吧”

见陈国华如此执着,徐德祥欲言又止,可看到陈国华已经去干活了,他只能跺跺脚,转身离开了这里。

另一边,京城地安门大街,衙门办公室内,邱宗岳正在跟西北那边的原子弹科研团队进行视频通话。

自从这个光缆通信出来之后,通信已经变得非常方便。

从京城到东北、西南、南方、西北等地,已经有很多地方连接了光缆。

这些光缆,一开始是沿着铁路线牵过去。

但到了后面,直接埋地下去了。

现如今,这光缆还只是军用,还没到民用的时候。

而事关安全和保密,陈国华对此自然是设置了很多层密保,根本不需要担忧被人通过光缆窃听到任何消息。

原时空的历史上,鹰酱那边就进行了一个名为常春藤的行动,就是要找到莫斯科的海底绝密电缆,并且安排核动力潜艇进行窃听。

他们派出了大比目鱼号核潜艇,装满窃听设备和潜水特工,然后在那片海域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窃听。

不过,极为讽刺的是,莫斯科之所以能够发现这次的行动,居然还是因为鹰酱自己人背刺自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