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人事和花钱(重要)

“爸,给你拿瓶酒。”

“今天咋这好?”骆爸接过去看了看,“嚯,五粮液,我哪儿喝的来这么好的酒。”

说着喝不来,可没放下。

“没打算让您自己喝,您可以请别人喝嘛。”骆一航笑道。

“别人?请你啊?”

“误会了,不是请我,请您的老伙计,比如老罗叔。”

“混账话,那是我老伙计么,那是你爷辈的。”

“那你咋让我管他叫叔。”

“年纪在呢么,咱村就这,辈分全是烂账。”

六七十年代凑起来的村子,辈分就全乱套的。

老罗叔比骆爸就大七八岁,但是跟骆一航爷爷骆弘毅一块记工分的,就是爷爷辈。

村长奶奶也是一样,年轻,六十出头,辈分大。

安伯反过来,年纪大,迁来的晚,记工分跟骆爸一块,就变成了小一辈。

还有调组的,换大队的,乱的不行,索性不管了,就按年龄来,爱叫啥叫啥。

骆爸哈拉两句,反应过来,“你娃是有事让我去说吧。”

“您英明。”骆一航捧着竖起大拇指,“我这么想的,您看,老罗叔身体挺好,自己还能种小麦呢,家里人都没在身边,孤苦伶仃的。又是老把式,咱村种田最好的一波人里有他一个吧。”

定语得要加上,得说之一,不能说最好,不然骆爸不服气。

这几条每说一个,骆爸点一次头。

然后,“咱家要忙起来了,我打算让您跟老罗叔聊聊,请他到咱家来干,我给他开工资。”

“你打算让他干啥?”

“上回跟您说了,咱家台子上要扣棚,一个大的,十个小的,种不同的东西。我打算让您管着大棚,老罗叔管那十个小的。都不用下力气干重活,我还招了人的,你俩领着他们干就行。”

骆爸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管不过来,又问:“那你打算给你老罗叔开多少钱?”

“您工资五千,他肯定得比您少,四千吧。”

“不合适吧,要不也五千?”语气不是那么肯定。

骆一航懂了,“那哪儿行啊,绝对不能跟您一样,四千五吧,不能再高了。”

“成,我给你说说去。”

拿捏。

人员补强最后一个环节就该家里的老太后张桂琴同志了。

“妈,以后家里吃饭的人得十几口子了,您给问问村里哪个婶子愿意,来咱家给做饭,一天三顿饭,工钱您看着办。”

“那还不容易,喊一声全得来,都闲着没事呢。”

骆爸和老罗叔管生产,马专家和罗宏志管蘑菇,罗庆财管新人,罗少安外派,五六个小孩儿管干活卖力气,再来个大婶做饭,老妈撑起后勤。

差不多了,鸟枪换炮,咱这清音农业小公司,也算是正规军咯。

开整。

花钱。

给李正打电话。

——

次日,河滩上。

骆一航、马志涛,还有李正,三个人就像三个老农,蹲成一圈,一人拿根小棍子在地上写写画画。

“马技术员啊,我觉着你说的雨水收集真没必要,咱这儿不缺水,目的不就是洁净水么,咱从过滤池引水过来,弄一个五百升的水罐,水罐再连上净水系统,洁净水就有了,而且从水罐过一遍,温度也稳了。”

“地面透水砖没问题,砖下夯实,下面铺一层煤渣,再铺一层沙子,沙子上面铺砖,砖缝里再撒沙子,保证不露土,也不算地面硬化。”

“唉,都是逼的没法,咋就突然就不让地面硬化了嘛,实在没辙才想的这种招。”

“拱顶好些吧,拱顶强度高,保温也好些。不过你要是铺太阳能板的话,就必须得平顶了,有必要么……”

李正说到这里,看向马志涛。

马志涛又看向骆一航,“老板您觉得呢?”

“我觉得啊……”骆一航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反问道,“蘑菇棚耗电量真的有这么大?”

“真的。”马志涛非常肯定,“保守估计,一年16万到18万度电。咱这非灌溉,算农业生产用电,高峰7毛低谷2毛正常5毛,咱就按5毛一度算,一年9万块电费。”

(我在作者的话里放了一些第一手数据,有兴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