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持久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151 字 1个月前

众人将秦刚一行引进城去。

这保州城最初是辽人在与高丽国的战争冲突过程中匆忙修建而成的,但是在站稳了脚跟之后,便又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不断地加以石块补建,渐渐地也就形成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城池。只是目前城中的建筑不是太多,驻军营地占了一半,其城里的商业规模,也就类似大宋本土这里的一个小集镇。

由于渤海义军派去出使大宋的使者也是此次同时回来,具体情况还没来得及向高首领详细汇报。但是利用在进城的路上,也是大致介绍了一下秦刚此次便是奉旨前来沟通的大宋全权代表。

接下来的密谈只有五个人参加,大宋这里是秦刚与谈建,而渤海义军这里的三人,除了高元伯与陈武之外,还有一个年轻人,据说是高元伯在辽东寻访而来的渤海国末代国王大諲撰次子的后代,此时恢复其本名叫大辛青。

渤海国的开国首领大祚荣,其“大”原本是指“酋长、首领”之意,后来因为自己无姓,索性便就以大为姓氏,之后的历任国主都姓大了。

不过这个大辛青是不是王族后人,其实并不重要,看着其一脸茫然且不时地看向高元伯的神情,秦刚便心里有数,并不会去戳穿,而是十分恭敬地向其致了一礼便罢。

秦刚首先是转达了大宋皇帝与朝廷的意思:他们暂时不会公开地支持渤海义军的复国行动,但是却会对于渤海义军在具体补给、经费以及武器装备方面,由秦刚所负责的沧州地方进行实质性地援助。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高元伯的心里早有了充足的准备。

其次,秦刚明确表示,其实对于渤海复国影响最大的,并非是辽国的契丹人,而是在其北面的女真族部落,他们一旦能够解决目前内部的纷争与矛盾,实现了统一,就将会如饿狼一般南扑下来,首先就会吞并昔日渤海国的所有土地,然后便是继续攻打契丹人、高丽人,甚至接下来还会是更南边的宋人。

这样的话,秦刚曾经非常认真地给陈武分析过,也再三表示,这是派他去辽东联络渤海人的最主要目的。

看着有点不太容易接受的高元伯,秦刚更进一步地在地上用剑鞘划了一个大圈,说道:“这便是今天的辽国。”

然后在这个圈子里先划了一半说:“这是契丹人!”

再在剩下一半里再划成两部分说:“下面的这块是渤海人,要复国,首先必须得和契丹人打一仗!不过这一仗,暂时只是为了能够自己立稳脚!完全地打败契丹人以至于全面恢复昔日的国土,并不太现实,对不对?”

对于这样的分析,高元伯表示能够接受。毕竟,他对自己目前临时纠集在一起的人手实力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辽国在上面的这块地方,其实都是由生活在那里的各种女真人所控制,目前他们对于大辽都表示臣服,但并不意味着接下来以及将来还会保持那种状态。只要能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便就会从北边那里开始向南扩张,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与实力。所以,他们首先希望并吞的,便就是你们渤海国的旧地,一旦完成,实力大涨之后的女真人,便就不会再甘心居于契丹人的旗下,到那时,大辽国的疆域、高丽国的国土,甚至南面大宋的江山,都将会是这群贪婪的女真人的目标。所以,差不多十几年之后,为了抵抗他们,你们,我们、还有高丽人、甚至包括契丹人,都极有可能会合作在一起,为了共同对付他们!”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秦待制代表大宋来全力支持我们,最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女真人的南下,而提早进行安排?”高元伯非常直白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其实你根本不必要告诉我们这些实情,因为你给予我们的帮助,已经相当地表现出大宋的诚意与友善了!”

“高首领是极其聪明的人,过度的诚意与友善会显得虚伪。我认为最好的合作基础,就是把各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都告诉对方。”秦刚拍手称赞道,“对于大宋而言,渤海国的复国,将意味着我们在辽东多了一个朋友,但我们又不愿意现在与契丹人全面开战而过度削弱我们彼此的实力,以便于为了之后还能够再度合作面对未来的巨大威胁。所以才会由我出面与高首领商谈现在的合作方式。”

“你的理由非常地不可思议!因为你是在预言至少十几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高元伯感慨地说道,“可是与你当初把陈兄弟派过来的情况相比,这又根本算不上什么?陈兄弟来之前,我们这帮人,一没有武器、二没有地盘,甚至连个复国的简单计划都拿不出来。陈兄弟找到了我,告诉我,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把队伍拉出来,三个月后就会有军粮援助,六个月后会有武器装备。那时,除了我之外,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但是在我相信了他的话之后,三个月后以及六个月后的这些预言,居然也就都成为了现实!直至到了今天,在秦待制的无私援助之下,我们正规的军队已经接近了两万,还成功地占据了两州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怎么开口说话的陈武此时说道:“关键是,高首领心中的梦想一直未曾放弃过!”

“是啊!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它就实现了呢?!”秦刚微笑着对他们说。

一起过来的谈建也深有感触:最初通知他,要从运送到高丽这里的商品中,挤出大量的物资运往复州之外的海岛根据地,每次那么远地将东西运来,白白地送给这些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未来的渤海人,他也是不止一次地在心底里算出,这些物资如果要是在开京或天津那里转手卖出,不知要能多赚多少的钱。

但是今天,渤海义军复国的大旗拉了起来,大宋、大辽以及高丽之间,多出了这么一个渤海国的缓冲及牵制之力量,有了这样的布局,现在看来却是什么都值了。

“那么,接下来,不论是大宋天子,还是秦待制,可以继续给予我们的支援是什么?”高元伯却极其清醒地问到了更关心的问题,“还有,需要我们做的,又会是什么?”

“军粮!我们会确保稳定供应,甚至对于你们能够守得住的州城,里面居民的赈灾粮食。这些都会由谈掌柜在以后全力保证。而且,你们只要有了稳定的属地,在属地内的任何物产、矿产等等,还可以找他负责运出变成现钱。”秦刚的这段话,不仅仅是给了渤海义军以“鱼”,更是给了后续的“渔”,令高元伯与那个大辛青喜形于色。

应该说,在辽东地区目前饥荒蔓延的大环境下,义军部队里口粮的足额保证,已经成为他们这次起兵之后的最大优势保证,这也是许多州城里的地方辽军望风而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日后,在属地的物产资源的经营变现更是免除了他们发展的担忧,至少,在穆州那里,就有两个十分稳定的铁矿产地。

说句实话,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真正还能记得渤海国、为了所谓的复国使命而奋斗的人真没有几个,而只是为了摆脱眼下糟糕的被统治、被压迫的现状,可以暂时能够吃饱肚子、能活命下来的理由,可能会更加重要。

这也是历朝历代最后农民起义的最大动因。

“然后是武器!”秦刚敲了敲桌子,“我们天子不愿意现在就和辽人撕破脸。所以不是很方便地直接向你们提供武器。所以接下来,我会去和高丽国王谈判,可以从他们那里置换一批,或者我们给他钱,由高丽再提供给你们武器,这也是我建议你们把根据地转移到保州这里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