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沉思片刻,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王者之道的渴望与追求。然后,他恭敬地向秦始皇问道:“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王呢?”
秦始皇笑了笑,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邃与智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王,首先必须有强大的实力和智慧,这是王者的基础。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始终坚守自己的道路。最后,还必须懂得笼络人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为王者并非孤家寡人,而是与人民共命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罗林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深知,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王,不仅要有实力和智慧,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以及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接着,罗林又向秦始皇问道:“始皇帝,你能说说统一六国后该怎么做才能让人民方便吗?”
秦始皇微微颔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与睿智:“统一六国后,首先需推行均田制,让百姓皆有田可耕,这是民生之本。再则,统一度量衡与文字,使商贸畅通、文化传播无阻,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还要修筑道路,连通各地,促进交流,这是加强国家内部联系的重要途径。此外,设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确保政令通行,这是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的必要手段。”
罗林听后,再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深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加方便、更加幸福。而作为一名王者,就应该以民为本,始终关注人民的利益与福祉。
最后,秦始皇缓缓言道:“然,最重要的是轻徭薄赋,使民安息。王者,当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只有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罗林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思索与探讨,他向秦始皇问道:“始皇帝,如果让秦国精英回朝,秦国就不会二世而亡,我想听听您的见解。”
秦始皇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仿佛穿透了千年的时光,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然后,他缓缓说道:“秦之亡,非朝夕之故。即便召回秦之精英,亦难保大秦不衰。”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邃与无奈。
他顿了顿,接着说:“关键在于制度。二世而亡,说明秦政有缺陷。若不改革,仅靠精英,难以长久。”秦始皇的话语仿佛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罗林的心灵。
罗林的问题直接触及了秦始皇内心深处的痛楚,他问道:“始皇帝,如果再来一次,您会不会杀了赵高和李斯?”
秦始皇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掩饰的愤怒与痛恨:“朕自然不会放过那两个佞臣!”他握紧拳头,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朝堂之上,面对着那两个背叛他的臣子。
“赵高欺下瞒上,李斯助纣为虐,此二人乃大秦之罪人,朕定当严惩不贷!”秦始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赵高和李斯的痛恨与愤怒。他深知,这两个人的背叛与阴谋,是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林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可惜历史无法重来。”他深知,无论多么伟大的王者,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
秦始皇冷笑一声,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释然与对未来的警醒:“也罢,往事已矣。但后人当引以为戒,莫让奸臣当道,祸国殃民。”他的话语仿佛一股强大的力量,穿越千年的时光,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罗林看着秦始皇,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传奇帝王的敬佩与好奇。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道:“始皇帝,晚辈最后问你一个问题。世人说您焚书坑儒,枉杀忠臣,这是不是真的?”
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威严。他仿佛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面对着无数的挑战与纷争。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焚书坑儒,实乃无奈之举。当时六国余孽图谋不轨,欲乱我大秦根基。再者,儒家思想迂腐,不利大秦发展。至于枉杀忠臣,更是无稽之谈!朕所杀之人,皆是不忠不义之徒。”
罗林听后,心中略有感慨。他深知,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但听着始皇帝的辩白,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始皇帝的无奈与决绝。他不禁对这位传奇帝王多了几分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