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非常危险,”他思考了一会儿后解释道,“就算一次逃过了,但并不意味着安全。
假如当你重新发动飞机之时发现导弹仍在附近,则它可能很快再次锁定上来。
再加上失去动力减速后再短时间内想提速摆脱难度很大。”
并且,在关掉引擎那一刻改变方向的时间点也很关键,否则关闭了引擎降下了速度却没有改变路径,“这样讲的话,也就是说有机会成功逃脱喽?
后面紧跟着的导弹正好就会击中。”
用来对抗热导武器的方法的确存在,只不过飞行员必须极其精确掌握使用时机,否则后果堪忧。
不过听闻此言,游广权和张淑莹却露出了喜悦之情。
“别高兴太早了,这件事相当冒险而且还需掌握好时间节点。”郝淮严肃提醒道。
他确实担心这两个伙伴会误读信息。
在目前比赛中这样做或许没事,但在真实战场上再这么做就很可能葬送自己性命。
游广权明白郝淮的意思赶紧说:“我们都明白你说的风险性,但我们觉得面对热追踪威胁时没有特殊环境可利用引导其远离己方的情况下也只能尝试这一招,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没错,队长!咱们又不是没脑子的人!”张淑莹附议道。
郝淮点头认可:“只要你们心里有数就行。
我只是怕你们似懂非懂随便尝试。
在训练期间无所谓但上了战场继续这么干就会带来巨大风险。”
两人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其实很多空中斗士往往看见某个战术动作就认为学会,却没有考虑到那个技巧只有特定条件下才行之有效。
“队长,请问最后那个既躲开了枪林弹雨又瞬间扭转形势的机动是什么招数呢?”游广权继续发问。
相比较于第一个谜题,这个他更加感兴趣。
目前空中对抗以近距离目视为主,这时候机炮的作用尤其显着。
再加上一架飞机上携带的数量有限,用完之后便只剩下依靠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