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南极冰层下冰河湖世界的隐秘特色

1.高压低温的液态水环境

南极冰盖平均厚度约2300米(最厚处超4800

米),底部冰盖因巨大压力(约300-400大气压)

降低了冰的熔点(纯水冰在常压下熔点为0℃,但

300大气压下可降至-2.2℃)。同时,冰盖底部与

基岩摩擦生热、地热流(南极大陆平均地热流约

60mW/m2,部分区域因火山活动更高)及沉积物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共同维持了冰下局

部液态水体的稳定。例如,沃斯托克湖(Vostok

Lake)的水温约为-3℃,但因高压保持液态。

2.封闭性与古老性

多数冰下湖被数千米冰盖完全覆盖,与地表大气、

水圈长期隔离(如沃斯托克湖最后一次与海洋连

通可能在1500万年前),形成“时间胶囊”般的封

闭系统。部分湖泊通过冰盖裂缝与基底裂隙缓慢

交换物质(如溶解气体、矿物质),但整体物质循

环极慢,湖水可能已“静止”数万年甚至更久。

3.复杂的水文网络

冰盖底部并非平坦,基岩地形(如山脉、断层、盆

地)会引导冰下水流形成类似地表河流的“冰下河

道”。例如,埃尔斯沃思湖(Lake Ellsworth)和默

瑟湖(Lake Mercer)所在的区域,冰下可能存在

季节性或长期流动的水流,部分水流通过冰盖“溢

流口”(如冰下瀑布)排入海洋,影响冰盖的物质

平衡。

4.独特的化学环境

冰下湖水体因长期与冰盖、基岩相互作用,溶解了

大量来自冰盖的物质(如钠、氯离子)和基岩风化

的矿物质(如铁、硅、有机质)。此外,冰盖融化

带入的甲烷(可能来自深层地质活动或微生物代

谢)、二氧化碳等气体溶解其中,形成还原性或缺

氧环境(如沃斯托克湖深层水溶解氧极低)。

二、关键科考发现

自20世纪末以来,通过卫星遥感、冰雷达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