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齐头并进

过河卒 莫问江湖 1623 字 2个月前

李知性进入国子监后,连续九个月都是一等成绩,一时间大出风头,从国子监司业、监丞,到学正、学录,都对李正兴交口称赞,最后名声都传到了国子监祭酒的耳朵里。

国子监祭酒大笔一挥,破格提拔,免去剩下的学业,直接升入率性堂。

与此同时,齐玄素那边也完成了殷正心和黄容的婚事,殷正心一边跟着黄枚读书,一边在老丈人的引荐下,认识诸多士林前辈,诗词唱和,礼尚往来。

李知性有家世而无学问,秦凌阁刚好弥补了这一点。

殷正心有才华却不会施展,齐玄素也弥补了这一点。

两人的选人都是有的放矢,可不是乱选的。

虽然殷正心和李知性互相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只有观棋之人才能一览无余,但也不敢慢上半分,生怕一步慢则步步慢,大体上还是齐头并进。

齐玄素因为殷正心的婚事,耽误了一年,也是觉得殷正心学问不够,所以没有一鼓作气得中解元之后立刻上京赶考,但也是巧了,今年下半年有恩科。

所谓恩科,三年一次的科举是正科,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就是恩科。

正所谓成家立业,小登科后就该大登科了。

于是齐玄素开始准备上京赶考的诸多事宜。

别看才子佳人的里,主角总是上京赶考的书生,又是遇到狐妖开店,又是露宿破庙遇到女鬼,亦或是遇到哪家的千金小姐。

这当然都是扯淡,举人是什么?是老爷,是乡绅,是地主,是狗大户,有正经的官身和各种特权,可不是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童生。所以除非是特别不会经营的败家子,就没有穷苦举人的说法。

就算举人落魄了,也有的是大户或者同窗上赶着资助,结个善缘。还有专门借钱给举人的民间机构,做官之后慢慢还就是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哪里就落魄到独自背着个书箱上京?更不会在什么荒山野地落脚。

由此可见,那些写才子佳人的书生多半是没有功名的,没见识过举人老爷的生活,以己度人,所以才写出了这些风花雪月。

至于千金小姐,那就更是子虚乌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色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生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哪里有这种女子。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也不少,怎么可能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正是皇帝扛着金锄头,西宫娘娘烙大饼,东宫娘娘剥大葱,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

殷正心这次上京,那可是带了仆役书童五六个人,纵然阵仗比不了世家子弟,也不算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