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7)日在枫丹4

“陛下私下里跟我说,不敢对自己的首都开炮的君王,不是个好君王,毕竟先皇当年也是这样起家的。”爱丽丝的眼神有些躲闪,显然她也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过于玩世不恭了,“虽然这话有些过分,但是……有时候,面对危机,我们也只能采取坚决而且无情的手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如果我们稍有迟疑,然后失去了首都,外省就会观望,然后人心动摇,再拖延几天就有国家倾覆的风险,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决动手,越快越好。越是不留情面地去挽救国家,付出的牺牲反而就越少,不是吗?”

1830年,波旁王朝面对突如其来的巴黎暴乱,手足无措,在几天之内就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夺回的王朝统治权。

皇帝陛下也正是靠着那一次危机“捡漏”,从而回到国内成功复辟帝国的。

虽然他是这场暴乱的最大受益者,但是波旁王家的下场也给了他深刻的教训。

他事后暗中复盘,总结出了两条教训,第一,王室住在城中心的杜伊勒里宫当中,一旦暴乱兴起,王宫立刻被四面包围,王室和外界的联络被切断,很快就失去了对事态的控制;

第二,巴黎快速落到了暴乱者的手中,而军队行动迟缓,高级将领们心怀鬼胎,在王室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不愿意为了王室冒险;结果外省一看到王朝失去了对巴黎的控制,立刻就乱作一团,最终无可奈何地服从了巴黎诞生的新政权。

说到底,巴黎作为法兰西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工业中心,地位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所有的省份都只是巴黎的仆从,亦步亦趋。无论首都诞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政府,他们最终都只能跟随,顶多发出几句心不甘情不愿的怨言。

吸取这两条教训之后,陛下自然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首先,他和皇室平常都居住在离巴黎几十公里之外的枫丹白露,这个距离既可以控制城内的政府机构,又可以避免第一时间被暴乱所冲击,拥有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抵抗的“缓冲时间”。

其次,他大力扶植身边的近卫军,抽调军中精锐,并且使用最亲信的亲族或者功臣子弟来作为军官统御近卫军,并且待遇十分优厚,确保他们的忠诚度。

在陛下的计划当中,只要巴黎发生了失控的暴乱,那么就二话不说立刻派遣近卫军前去镇压,至于周围驻扎的普通正规军,则留守在原地,防范其他地方有可能的暴乱——镇压首都不需要太多人力,只需要忠诚可靠,正规军太多反而有可能因为指挥混乱阻塞道路,甚至军心动摇跳反参加到动乱者那一边,所以干脆就只让近卫军出马。

陛下已经登基十二年了,而整个计划也被不断修改、完善了十二年,现在一切细节都已经极为完备,犹如是一纸机器的蓝图,随时可以正式投入生产——当然,最好是没有这个机会去验证为好。

听到母亲的解释之后,夏露心中对陛下的敬佩和畏惧,不禁又多了几分。

自从她有记忆以来,一直和母亲追随在陛下的身边,陛下的才华和远虑,都被她一一看在眼里,然而即使朝夕相处,她却仍旧感觉陛下还是有些捉摸不透。

一个勤政爱民的君王,却在时刻盘算炮轰自己的首都,这到底是何等的两面派呢?又是何等的危机感呢?

也许,勤政爱民是真的,冷血无情也是真的,都是他身上的一个侧面。

“对了,这个计划,代号叫做‘巴士底’计划。”爱丽丝好像想到了什么,又跟女儿补充。

说到这里,她又特意叮嘱女儿,“今晚的这些话,你千万不要跟任何人透露,不然这对我们是灭顶之灾,明白吗?”

巴士底!

一听到这个名字,夏露陡然打了个激灵。

她认真好学,当然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甚至哪怕她只是一介顽童,都肯定会记得这个大名,因为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发动暴动,围攻巴士底要塞和监狱,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大革命的腥风血雨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个王朝的衰亡和复辟、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覆灭,有多少欢呼,又有多少颗人头落地……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大革命爆发之后,革命群众掌控了巴黎,然后为了消灭他们眼中的“暴政象征”,革命政府拆除了巴士底狱,那里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广场。

夏露第一时间就猜到,以这个名字来命名镇压计划肯定是陛下自己的主意,因为其他人肯定不敢犯“忌讳”,使用这么不祥的名字。

还真是恶趣味啊,陛下……她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那么计划的执行者是谁呢?”她又追问。

“那还能有谁,自然是基督山伯爵大人了。”爱丽丝理所当然地回答。

小主,

“确实,也没人比他更合适了。”夏露也点了点头。

谁都知道,基督山伯爵大人是陛下最信任的亲信,而且能力卓着,十几年来经过多次升迁之后,现在已经是帝国的警务大臣了,甚至据小道消息说短期内他就将成为内阁中最重要的外交或者财政大臣,然后再等几年就正式坐上首相宝座,位极人臣;而且,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勤勉用事,不贪财不揽权,在政界、在民间的名声都非常好。

镇压首都这种事,军事素养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让一个绝对忠诚、坚决果断、又具有足够威望的人来执行,力求快速解决,所以基督山伯爵确实非常合适。

“我明白了。”夏露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又想到了什么,“那么妈妈,您为什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呀?这应该是绝密吧?”

爱丽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某天我和陛下谈心的时候,陛下……陛下顺口告诉我的。”

明白了,大概就是某天两个人“独处”的时候,在“事后”陛下告诉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