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

法静捂着脸辩解道:“师父,冤枉啊,弟子没有犯戒。”

“诬陷他人,延寿三天。”

卞相笑容更甚,利用法静延寿十天,心里有些愧对这个大和尚。

“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你回去好好歇着吧。”

法静有心解释,卞相直接闭目打坐。法静无奈,只能捂着脸走出房门。

“让我知道谁碎嘴诬陷老子,老子捏爆他的卵子!”走远后法静狠狠说道。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般,眨眼之间,停战已有两年有余。

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大周上下一心,积极发展经济、整顿军备。经过一番努力,大周的国力得到显着提升,国库日渐充盈。

与此同时,各种先进的新式武器也开始逐步配备至全军各个角落。此时的大周军队可谓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已然具备了再次出征、讨伐那三大藩王的实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周最终还是选择按兵不动。在此期间,朝中重臣崔琰曾亲自前往辽东一趟,并与那位被尊称为“国姓爷”的人物会面。

至于他们二人究竟谈了些什么,旁人无从知晓。待崔琰返回未央城之后,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向大周皇帝禀报完毕,大周皇帝在深思熟虑之后,竟打消了原本征讨藩王的念头。

而就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那三大藩王亦是趁机迅速崛起。

其中,诚王更是凭借着其掌控的广袤土地——西域以及北凉道,不仅拥有数量众多且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就连威力强大的火器也是一应俱全。

此外,诚王麾下更有不少能征惯战之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之士。如此一来,对于大周而言,诚王可谓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进可挥师东进,直捣大周腹地;退亦可据险坚守,利用地势之便抵御大周的进攻。甚至在万不得已之时,诚王还能够率领部众逃往遥远的西域,以图东山再起。

正因如此,相较于其他两位藩王,诚王反倒成为了最为渴望开战之人。

话说这齐王,尽管坐拥着南凉道整整四十二座城池,但就整体的经济实力而言,还是稍显逊色。

相较于其他那些财大气粗的藩王们,齐王确实算不上十分富有。而且,从战略纵深这个角度来看,齐王这边也是存在短板的。一旦在战场上遭遇失利,恐怕连撤退都只能朝着南方那深山密林之中逃窜了。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齐王倒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那就是人心向背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那位德高望重的萧阁老,众多文人雅士和退休官员们纷纷慕名而来,齐聚齐王的领地。如此一来,这齐王的地盘儿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天下文人们心驰神往之地。

再瞧瞧那秦王,他母亲一族的谢家可是了不得!身为皇商之首的谢家,本来就已经是富得流油、足以敌国。自从秦王竖起了反旗之后,大周朝廷当即便果断地切断了谢家所有的生意往来。

要说这谢家心里头一点儿都不觉得肉疼,那肯定是假话。但是,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谢家虽然痛失了大周国内这么大一块市场,可与此同时,他们却成功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如今,谢家跟玄武国还有周边地区的贸易做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这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倒比以前还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