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康听后就知道高澄只是想做做样子给父亲看。
等到崔暹见到高欢,脱下衣服准备接受惩罚之时,门外的陈元康马上快步走了进来,他一边走上台阶一边对高欢说:“大王,且慢,请听下官一言。大王以后是要把天下托付给世子的,难道您连一个崔暹都不能原谅吗?”
于是高欢听从了陈元康的建议,宽免了崔暹。
高澄入朝辅政之时,崔暹、崔季舒、崔昂等人一起被任用,张亮、张徽纂等人也得到了高澄的礼遇,但他们的职位都在陈元康之下。
当时的人们都说:“三崔二张,不如一个陈元康。”
陈元康跟随高欢参与邙山之战。高欢在邙山打败了宇文泰之后,与诸位将领召开会议。当时大家都认为,在野外没有青草,而且他们的士兵和马匹疲惫不堪,所以不能乘胜追击宇文泰。
陈元康却说:“两军交战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们大获全胜,这便是上天的意思,时不可失,所以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
高欢说:“万一碰上了宇文泰的伏兵,我该怎么办?”陈元康说:“前些日子大王从沙苑还军的时候,宇文泰都没有设埋伏,如今他都溃败到了这等地步,哪里还能制定出周密计划?假若您放弃这次胜利,而不去追击宇文泰,他日宇文泰一定会成为您的心腹大患。”
很可惜高欢竟然没有听从陈元康的这项提议。后来,高欢因为陈元康有功封安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之后封平南将军、通直常侍,转大行台郎中,徙为右丞。
直到高欢病重时,才对高澄说:“当初邙山之战,都是因为我没有采纳陈元康的建议,才给你留下了宇文泰这个巨大的祸患,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死不瞑目。”
武定五年正月初八(547年2月13日),高欢去世,一开始是秘不发丧,这件事也只有陈元康一个人知道。
可见,陈元康是深得高欢和高澄父子的信任。
高欢死后,高澄开始主持朝政。陈元康得高澄的恩宠,所以被拜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封昌国县公,食邑一千户。
等到侯景反叛时,高澄被诸位将领逼迫,所以高澄想要杀崔暹向诸位将领谢罪。高澄先偷偷地将这个打算告诉了陈元康。
陈元康进谏说:“如今四海未平,但纲纪已经确定了。如果您仅仅因为想赢得几个将领的欢心而枉杀无辜,损害刑典,这难道不是辜负天神,那么您以后又该怎样安定百姓呢?以前汉景帝就犯下了杀晁错的教训,希望您牢牢记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