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公元 1644 年 3 月19 日拂晓,闯王李自成所率之师终抵北京。兵部尚书张缙彦、太监王德化、曹化淳各自开启正阳门与德胜门、彰义门,恭迎李自成大军入城之际,大明末代帝君崇祯,正将首级探入景山一棵歪脖树垂下的绳索之中。崇祯之世终结,李自成之世启幕。】
在那遥远的万历四十六年,年轻而充满抱负的张缙彦,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秀才。当他在山西老家亲眼目睹自己的名字时,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他脆弱的心灵,瞬间让他晕厥倒地。尽管心中明白,再过二十多个年头,自己将荣耀地登上兵部尚书的高位,但此时此刻,那天幕之上提及自己之名,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别说是天启元年能够顺利考取举人,亦或是崇祯四年金榜题名成为进士,只怕过不了多久,京城内凶神恶煞的锦衣卫便会如狼似虎般前来擒拿于他。
与此同时,身处太子府、正悉心侍奉着朱由检的曹化淳,其反应竟与方才的李进忠毫无二致。同样是猝不及防之间,身体猛地一颤,随即重重地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而此刻的王德化呢?他尚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太监罢了。由于明朝时期太监们频繁更改姓名这一惯例所致,即便万历皇帝费尽心思将整座后宫翻了个底朝天,恐怕也是难以寻觅到此人的踪迹。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叫王德化的太监出现了。
【李自成大军一进入北京,就发布命令,“勋戚文武各官,俱于二十一日朝见,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如有隐匿者,歇家邻佑一并正法”。
然而,待到这些明朝官员满心欢喜地赶赴到指定之处时,方才察觉到李自成真正关心在意的东西,竟然只是他们口袋里的钱财罢了。简而言之,就是要向他们索取财物。这种行为被美其名曰“助饷”。
在此之前,李自成的部下们为了解决军饷匮乏的困境,仍然沿用旧有的方法——“劫富济贫”,从那些大地主和大官员手中获取所需的钱粮物资。可是等到他们抵达北京城后,李自成打开国库一看,却惊讶地发现里面仅仅只有区区十七万两黄金以及十三万两白银而已,心中顿时倍感失望至极。
鉴于此,李自成只好故技重施,向明朝高官伸手“助饷”。而且是明码实价。即“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讲,这点钱还真是没多少,只是在崇祯手下,这些人当铁公鸡可是习惯了,崇祯号召大家捐款的时候,如周国丈也不过拿出来了一千两银子,他们怎么舍得掏钱给李自成呢,更何况,他们东林党可一直标榜自己是两袖清风的,真要拿出钱来,那成什么了?
只是李自成可不是崇祯,很快这些铁公鸡们就知道厉害了.......】
“哈哈,干得漂亮啊!这李自成真是深得朕心呐~”朱元璋不禁抚掌大笑起来,眼中闪烁着赞赏之意。对于李自成覆灭大明王朝之事,他并未像常人那般将其视为仇敌或贼寇。毕竟,想当年他老朱也是白手起家,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况且,以他那贫苦出身的过往经历,对于那些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员可谓是深恶痛绝。倘若此刻身处李自成之位,只怕他会采取更为强硬狠辣的手段呢。
“只是这张缙彦和王德化……”说到此处,万历帝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那张缙彦如今或许尚未取得功名,要寻到他倒也并非易事,但总归能在地方上觅得踪迹。那个曹化淳现在正是由检身边的小太监,可这王德化嘛……”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虽说好不容易找着一人,却已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太监。莫说待到崇祯十七年时是否仍有气力去开启城门,就算真有那么一天,往后怕是再也不会有哪个太监胆敢取用此名喽。”言罢,万历帝长长叹息一声,似是感慨命运无常,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