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在朝里,不仅能震慑宵小,也能在许多重大国是上给自己拿主意,就像处理西域事务和海防建设一样。
可是大臣们又像防贼一样防着辽王,生怕辽王夺了太孙的储君之位。偏偏这些人大多又都是太子生前的人,不能因为太子一走,自己就把这些人都收拾了吧?
老朱越想越矛盾,越想越头疼,最后只能拣最重要的去安排,对锦衣卫指挥使蒋献下了一道口谕:“密切关注辽王动向,不得让他擅自出城。否则,小心你的脑袋搬家。”
下午,老朱专门在乾清宫召集太子党的代表也就是六部九卿,听大家对辽王的评价,没想到这六部九卿见没了辽王在场,说得更为露骨。
位于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詹徽首先说道:“陛下,辽王阅兵,前无古人。辽王武功,雄冠诸藩。文武百官、京城百姓、番邦使节都是赞不绝口。只是前些时候朝廷封爵,十有九人系辽王举荐,现在陛下又令辽王主持秋操,立威于国都,公知于全国军民。辽王之威,隆于太孙储君,恐于社稷无益。”
朱同紧接着说道:“陛下既已立下太孙为储君,现又如此宠信辽王。坊间难免有传言,两虎两争,必有一伤。当年唐高祖宠信秦王,加封天策上将,秦府家将布于朝堂,终有玄武门之变。辽王先后自封镇北将军、镇西将军,陛下不仅不告诫,反而大封辽王诸将,恐非社稷之福。”
老朱皱了皱眉头,把目光瞅向前几日还在封爵一事上对辽王言听计从的兵部尚书唐铎。
唐铎连忙说道:“陛下,辽王天纵奇才,屡立战功。陛下宠信辽王,于公于私,有理有据,倒不怕坊间传言。只是臣听说,辽王也曾对太子说过,‘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辽王虽有辅佐太孙之公心,也怕朝中百官妄自揣度,市井坊间流言,不敢久居朝堂。陛下不如依了他吧,让他回辽东。”
老朱问道:“你们就这么断定,朕宠信辽王就会危及太孙,危及社稷?”
刑部尚书钱唐答道:
“也不尽然。前燕太原王慕容恪生于辽西义州,十五岁领兵,天下无敌,威望无双,颇似当今辽王殿下。其兄前燕国主慕容儁欲以国位相传,慕容恪坚辞不受,忠心辅佐幼主,被称为狄夷之霍光,千古之遗爱。”
“臣以为,慕容恪出身狄夷,尚有周公之风。辽王久镇广宁,与义州相邻,耳濡目染,从无觊觎大位之心,倒有慕容恪之风,必定与太原王志同道合。”
钱唐虽然平时迂腐,也是江南鸿儒,一番引经据典下来,说得老朱点头称是,情绪稍微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