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从地图上细细观察双方的兵力运动,很明显,指向夏国都城最后一道防线——铜崖关。
铜崖关,可谓夏国最后的天险。而面对这座城,秦国火器基本都将失去作用。
首先因为它地势太特殊。
这是依靠断崖建造的一座城,高度超过地平线百丈,且面前是铜州大峡谷,长度近百里,阔度近三十丈,深达五十丈,峡谷底龙江支脉激流汹涌,乱石嶙峋,根本无法行船。
夏国在铜崖关内设置了六万守军,另设三十万大军集结在峡谷内线严阵以待。
是的,铜崖关总数只有三十六万大军,那么另外四十万去了哪里呢?很简单,两个安排,拱卫都城夏都和迎击其他诸侯。
除了铜崖关本身地域限制,容纳不了太多之外,张仪的设计也很明确,大军不可能放在一个地点,否则一战失利很可能满盘皆输。
别忘了,滇、楚、辰、晋四国联军也在三面开花攻打夏国西部,总不能顾此失彼。
至于夏都那些才更有深意。
二十万大军设置在夏都,与铜崖遥相呼应。一旦秦国选择绕道,就来个夹击,而一旦铜崖失利,不但可以选择驰援还能选择固守。与此同时,他这个做法还有两层意思。
第一,他要为自己留下一股力量,不能因为夏国的失败失去本钱。
第二,他始终对秦国和渔州有所防范?除了从不相信秦国只有四十万兵马外,也对江凡在皇庭一战表现出来的诡异调兵能力非常忌惮?要知道,战争截止现在,皇庭三卫、镇北军、旱魃军还都没有露面,他绝不希望如上次一样神兵天降,万一降在夏都,那就疯了。
而三十六万大军,在铜崖这个特殊地点施展,已经算是撑死了,再多真没必要。
摆在秦军面前的问题很糟。铜崖关本身火炮打不着,强弩够不到,就算热气球也无法发挥作用,因为城在断崖中央,只要在崖顶上半部分设置强弩,热气球根本无法降低高度准确投掷。
那么绕过去呢?首先是百里路要走,然后向西得经过藏谷地区,也就是藏谷关所在,这一带可是连绵不绝的丘陵地貌,根本不适合大军行进。向东则有陵江拦路,在秦国水师不能穿越夏北水道的情况下,也不现实。就算能绕过去,也会造成兵家最大忌讳——绕城不攻,腹背受敌。
其实,峡谷原本有十来座桥梁,有天然的,也有人工搭建。不过夏国为这一战,早已尽数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