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

折竹碎玉 深碧色 3140 字 1个月前

琴案上,摆着那架叫做“知秋意”的琴。

以梧桐木制成,样式古朴,通身并无任何装饰,只是在琴首刻有叶脉似的纹路。

“此琴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之意,”谢昭将茶盏放至她手边,笑问,“公主想听什么?”

他撩起衣摆,在琴案后坐了,衣裳萎地,姿态优雅。

萧窈托腮想了想:“我拢共也没听过多少曲子,还是你自己定吧。”

她就是个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好在谢昭并没执意要她挑,垂眸稍作思索,修长的手不疾不徐抚过琴弦。

谢昭并无萧窈想象中的认真,他姿态闲适而随性,游刃有余,倒像是在品茗观花。

琴音悠长时如溪水,自他指间流淌而出。

急切时,又如湍流倾泻。

萧窈端了茶盏,迟迟未曾动。

她原以为,自己只能听出琴声是否凝滞这样明显的疏漏,眼下听了谢昭的琴,才知道真有高下之分。

虽说不清道不明,却真真切切能够觉察到。

一曲终了,谢昭覆弦,抬眼向她道:“这是《高山流水》。”

萧窈点点头,眼中是明明白白的钦佩,还带着些许期待。

谢昭其实并不常为人抚琴。

一来,是没那个闲情逸致;二来,则掺了些世俗的计较。

物以稀为贵,时人皆知他如此,非但没有诟病,反倒皆以为谢郎合该如此——

若是谁都能叫他弹奏,与那些伶人乐妓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谢昭今日却并没就此停手,想了想,又为她弹了《淮南曲》。

萧窈从来喜动不喜静,少有这样专注的时候。也并没意识到,谢昭的琴声在这大乐署中,从来都是难得耳闻的。

官廨所在的院落外,已陆续聚了好些乐工。

“这必是协律郎的琴声……”

“当年先帝在时,召见协律郎,我曾有幸在殿外听过这《淮南曲》,当真是如听仙乐,记忆犹新。”

“协律郎今日,怎的有如此雅兴?”

众人议论纷纷,正撺掇着其中一人借着请示的由头入内一看究竟,却只听身后传来质询。

“诸位为何聚集于此?烦请让路。”

循声看去,只见有内侍捧着厚厚一摞公文,拧眉质问。

而他身侧,则是身着朱衣,面圣回来的崔少卿。

众人立时没了争辩的心思,纷纷让路赔罪,作鸟兽散。

崔循倒是没说什么。

他这几日忙得厉害,方才在祈年殿随重光帝议事,待晚些时候归家,族中还有许多事务亟待过问。

实在不想多费口舌。

至于这些人聚集于此的缘由……

崔循与谢昭相识数年,又岂会听不出他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