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连山归葬

大小是相对的,但本质是不会变的。

坟墓是山,那么“连山”就是连绵起伏的山,或者说,一个接一个的坟头。

所以《连山易》的内容,就是与坟墓有关的内容。

《归藏易》从字面上不容易理解,但是把《归藏》换成《归葬》呢?

史记中《管蔡世家》有言:“ 悼公 死於 宋 ,归葬。”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董府君墓志铭》中也写过:“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归葬的意思,就是把尸体运回故乡埋葬,或者人死后将尸体运回故乡埋葬。

古人重视落叶归根,无论死在哪里,跨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归故土。

放眼全世界,也就华夏文明圈有这个习俗。

因此才有了湘西赶尸这个特殊的职业。

当人们无视生死,执着于一件事,只能说明这件事有好处。

即便他们不知道好处是什么,但他们知道有。

只道这样做就行了。

《归葬易》说的,很可能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将《连山》和《归葬》放在一起看, 不就是丧葬文化嘛。

《周礼》中最重视的,也是这个。

孔黑子这个最坚实的周礼拥护者,擅长的恰恰是白事。

晋文公勤王救驾,向周天子请求“遂礼”。

这是天子才能享受的礼节。

周天子宁可赏赐晋文公大片的土地,也不愿赏赐遂礼。

后来晋国依仗这些赏赐的土地快速壮大,成为霸主国。

人们嘲笑周天子目光短浅,却不知,周天子才是真正的智者。

与丧葬比起来,土地根本不值一提。

岳川不知道《连山》和《归葬》讲的是什么。

但岳川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甚至顺着这个线索,抽丝剥茧,直指女娲。

(这一章,写出来不满意,又改了,删掉许多内容,还在改……)

(下面是修改的内容,个别地方敏感的,就不提了……)

首先,其他世界通过类似“棺椁”的法器,可以控制“人皇”级别的气运之人,间接掠夺世界气运,掌控一方世界。

这说明,棺椁——人体——气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注意:是躯壳,而非灵魂意识。

岳川结合与蜻蜓王交流获得的经验,躯壳只是是一个载体,是“心灵意识”在物质世界的具象存在。

人的本质并非躯壳,而是心灵意识。

所以心灵意识能够超脱时间、超脱空间,但躯壳不能。

躯壳与世界紧密相连,是世界的一部分。

组成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所有元素,都是世界的一部分。

是世界自行衍生,又或者流星、彗星,从天外带来。

世界将自身的物质转化为生命,通过生命滋生气运。

所以,生命自身就携带气运,是气运的化身。

像玉米、小麦一样,都是种子,一种特殊的种子。

人族是万物灵长,世界的主角,占据的气运更多,这种特征也就越明显。

同时,岳川明白了一点。

这种承载气运的特性与生死无关。

活人身上气运更凝聚,死人身上也并非气运全无。

岳川上辈子世界里,古人都讲究墓葬的风水。

在特殊的地方建造墓室,通过自己的尸骸凝聚气运,保佑子孙。

古人只是古,而不是蠢。

墓葬习俗延续了几千年,肯定是有效果的。

大灰在天星阁看到的墓葬群、棺椁群,就是这个道理。

十八门派通过一个小小的墓葬,可以掌控一方世界。

通过一堆墓葬群,可以掌控几十个、上百个世界。

古人的墓葬是粗糙了点、寒碜了点,但是保佑三五个直系后代,绰绰有余了。

这一刻,岳川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推行火葬了。

不是节约土地,绝对不是!

华夏存在了上下五千年,这漫长岁月里降生过的人接近百亿。

土葬了几千年,也没见占用多少土地。

说白了,就是气运!

山川江河里,藏风聚气的宝地太多了,说不定哪里就有一个没被发现的好地方。

如果继续沿用古代的丧葬方式,这些地方迟早会成为乡村百姓的墓穴。

富人掌握的资源再多,可他们死后最多也就是埋一个墓穴。

难不成大卸八块,占八个风水宝地吗?

在死亡面前,无论贫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