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救济百姓

吴用来到萧逸面前,神色凝重又带着一丝欣慰:“主公,此次出征,我军虽奋勇杀敌,大获全胜,但伤亡亦有两千有余。不过,百姓们都看到了我军为收复辽东郡所付出的努力,成功赢得了这三郡的民心。此外,还有一喜,我们找到了柯比能和苏仆延掠夺的财宝。”

萧逸听闻,心中一沉,两千余士兵的伤亡让他痛心,但此刻也知战争难免有牺牲。他随吴用来到存放财宝之处,只见金光闪耀,财宝堆积如山。经过清点,足足有两万多金。萧逸看着这些财宝,心中思绪万千,这些财富是敌军从百姓手中掠夺而来,如今应让它们发挥更好的作用。

萧逸转身对众人说道:“这些财宝,本就是属于辽东郡百姓的,如今我们要用它们来重建家园。首先,拿出一部分来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让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这些勇士为了我们的胜利付出了生命,我们绝不能亏待他们的家人。” 众将领纷纷点头。

“再者,用一部分财宝购买粮食、种子和农具,分发给百姓,让他们尽快恢复农业生产。还要修缮房屋、重建城池,加固城防,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坚固,不再受外敌侵扰。其余的财宝,作为军资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萧逸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城中一片繁忙景象。百姓们拿着分发的物资,眼中满是希望,开始辛勤劳作。妇女和孩子们也加入其中,有的帮忙搬运物资,有的清理废墟。汉军士兵们除了休整和疗伤,也积极协助百姓重建。

严纲带着士兵们帮助百姓修缮房屋,他那强壮的身躯扛着沉重的木材,还不忘鼓励百姓:“大伙加把劲,咱把房子修好,以后就不怕那些贼人了!” 士兵们和百姓们齐心协力,一间间房屋逐渐修缮完成。

邹丹和单经则负责组织士兵分发粮食和种子,他们向百姓耐心讲解种植的方法。邹丹笑着对一位老者说:“大爷,这是新的种子,种下去好好打理,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百姓们对他们感激不已。

田豫则和萧逸一起规划城防建设,他们在城墙上指点比划。田豫说道:“主公,此处可增设一座箭塔,这样能更好地防御来自北面的攻击。” 萧逸点头赞同,立刻安排士兵动工。

而阎柔的情报小队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在周边地区严密侦查柯比能和苏仆延的踪迹,同时也留意着其他可能存在的威胁。阎柔对手下说道:“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保证主公和百姓的安全。”

就在众人忙于重建辽东郡之时,魏攸再次前来求见萧逸。他身着朴素的衣衫,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诚恳。见到萧逸后,他恭敬地行礼道:“萧太守,魏攸此次前来,是想正式投靠太守,为辽东郡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萧逸赶忙扶起魏攸,微笑着说道:“魏主簿能来相助,实乃萧逸之幸,也是辽东百姓之福。你对辽东郡熟悉,又有治理之才,今后定能发挥大作用。”

魏攸感激地说道:“太守过奖了。在这乱世之中,我一直希望能遇到明主,让辽东郡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如今见太守如此爱护百姓,为收复辽东尽心尽力,我愿追随左右。”

自那以后,魏攸便积极参与到辽东郡的重建工作中。他协助关靖统计百姓的需求,合理分配物资。在商讨重建事宜时,魏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萧太守,辽东郡的水利设施在战乱中多有损坏,若想恢复农业生产,必须先修缮水利。我们可以组织百姓和士兵,沿着河道清理淤泥,修复堤坝,这样既可保证农田灌溉,又能防止水患。”

萧逸对魏攸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刻安排人手实施。魏攸亲自到河边指挥,他详细地向百姓和士兵讲解修缮水利的要点:“大家看,这里的堤坝有裂缝,需要用泥土和石块混合填补夯实,这样才能保证坚固。” 在他的指导下,水利修缮工作顺利进行。

在文化教育方面,魏攸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太守,辽东郡的学堂大多荒废,孩子们无法接受教育。我们应该重新建立学堂,聘请有学识的先生,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传承文化,这对辽东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萧逸深以为然,当即拨出一部分财宝用于学堂的建设和师资的招募。

而此时的幽州其他地方,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因幽州刺史王安,生性怯懦,面对鲜卑的入侵,不仅未组织有效的抵抗,反而选择了退缩与逃避,甚至纵容鲜卑军队入境烧杀劫掠。一时间,幽州大地火光冲天,百姓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城镇乡村沦为废墟,农田被践踏破坏,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朝廷得到幽州大乱的消息,刘宏大怒,下令让王安组织兵力,抗击鲜卑。然而,王安早已被恐惧笼罩,面对圣旨,他虽表面应承,却依旧推诿拖延,毫无实际行动。他的军队因长期缺乏训练和指挥,士气低落,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于王安在幽州的表现极其不满,认为他玩忽职守、毫无作为,导致幽州局势愈发危急。他们纷纷上书,强烈要求朝廷严惩王安以正国法。

而坐在龙椅上的刘宏心中也十分焦虑,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幽州的忧患,那么整个大汉的根基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宏最终做出决定,派遣一名得力使者火速赶往幽州,催促王安速速出兵平乱,并传下一道严厉的命令:若王安继续延误战机,必将严惩不贷!使者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骑上一匹千里马,日夜兼程地奔赴幽州。

当使者抵达幽州时,已是疲惫不堪,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求见王安。王安得知使者到来,慌忙出迎。使者见到王安,立刻传达了皇帝的旨意。

然而,王安却开始哭哭啼啼地向使者诉说自己的苦衷,表示敌军势力强大,自己实在无力抵抗。

使者听后大怒,斥责王安无能至极,身为将领却畏惧敌军,简直丢尽了大汉的脸面。使者责令王安立即整顿军队,准备迎战。面对使者的愤怒和指责,王安战战兢兢,只能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