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太子好奇的目光,吴懿先将自己手里的紫檀木长匣放在太子身前的案牍之上,然后亲自打开第一个匣子:
只见红色锦衬之上,静卧着一具金漆铜弩机。弩臂以硬木制成,打磨得温润如玉,关键部位的铜构件上,以错金银工艺勾勒出精美的螭龙纹,在光线下熠熠生辉。弩机本身结构精巧,但机括松弛,箭槽空空,很明显这是一件仅用于礼仪和赏玩的器物。
吴懿手掌指着这件弩:“太子,臣近日偶得一件良工巧制的弩机模型。此物虽不能发矢,然结构毫厘不差,其上螭纹,亦合殿下之气度。”
“臣每观此物,便思及身先士卒,为我国开疆扩土的将士兄弟、以及国之武备。故而,臣不揣浅陋,将平日于边塞所见所思,草成一篇《军备策》,一并呈上。权当博殿下闲暇一观,若能引殿下片刻思虑,便是臣之万幸。”
张富听后,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他欣然起身,轻轻的将弩机拿起,轻抚弩机上的纹路,又拿起那卷用工整隶书写就的帛书,大致扫了一眼,写得还挺长,点头道:“吴大人有心了。此物可见武备之精,此书更见忠君之心。妙极!”
弩机是中国古代弩的核心青铜组件,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东汉时期,弩机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是许多军队都会配备的制式装备。三国诸葛亮后期改善弩机,制作连弩,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优化。
诚然,这支弩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金漆错金银的工艺符合皇室器具的规格,华美而庄重。而且除了颜值之外,寓意也非常之巧妙。
天下人都知道张富是蜀国的军事第一人,送兵器模型而非真兵器,既体现了武将本色和对太子武备的重视,又避开了“献利器,寓意不详”的忌讳。
而且吴懿还附上了一个关于军备的建议书,先不管内容如何,反正是很符合吴懿兵部尚书的身份呢,表明他这个兵部尚书,一直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在为国思虑,为太子将来治国平天下提供臂助。
这超越了简单的礼物,寓意深刻,是作为臣子和舅兄的忠诚与辅佐。吴懿这一波确实是投其所好了,张富非常满意!
吴懿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