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固若金汤

他当即以“钦差总督开海事宜、南京兵部左侍郎”的双重身份,向南京兵部并上奏朝廷,极言海疆不靖,上海港关乎国计民生、海防大局,请调精锐驻防双屿炮台,以确保港口万全,稳固开海成果。

奏疏中,他据理力争,条陈利害。

与此同时,另一封更紧要、更直白的密奏,通过直属皇帝的锦衣卫通道,避开所有官僚程序,直抵嘉靖面前。

在那密奏中,他对嘉靖皇帝坦言:

“……汪直新丧,群盗无首,然其积年所聚党羽、舰船、航道之利,必引各方觊觎,争夺厮杀之势恐难避免。上海新港,树大招风,已成东南海疆之眼目,财富汇聚之重地。纵此时匪患暂无西移之明确迹象,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双屿炮台乃港区锁钥,非绝对可靠之劲旅不能守。苏州新军系臣亲手编练,知根知底,令行禁止,装备精良,堪当此任。

伏乞陛下圣断,速调该军驻防,以固根本而安人心。此非为臣之私心,实为陛下之开海大业计,为东南万千依托此港生计之黎庶计……”

这封密奏,既陈述了客观风险,也表明了他的私心,用自己信的过的兵,但最终将落脚点拔高到维护皇帝政策和百姓生计的高度,坦荡而恳切。

嘉靖帝对于能稳固他“钱袋子”和政绩工程的建议,向来从善如流,尤其涉及军事部署,更是宁紧勿松。

朱批很快以远超平常的速度送回,只有一个字:“可。”

于是,三千苏州新军精锐,被一分为二,以最快速度开赴吴淞口,分别进驻南北两座炮台及周边支撑据点,成为了钉在这条黄金水道上的两颗最坚实的钉子。

他们的到来,不仅增强了防御,更是一种强烈的威慑信号。

陈恪俯瞰着脚下这支精锐之师,心中稍安。

他转头对陪同巡视的炮台守备、原苏州新军千总,现擢升为守备官的李振堂道:“振堂,此处便交予你了。日常巡弋、护航之事,自有水师和市舶司巡检负责。尔等唯一要务,便是给我钉死这两座炮台!无论外海如何风波诡谲,无论传来何种消息,没有我的亲笔手令,任何人、任何船,胆敢未经许可强行冲撞水道、或对港区有敌意举动者,无需再报,即以红衣大炮击之!勿有迟疑!”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杀伐决断。

“末将遵命!”李振堂抱拳躬身,声音斩钉截铁,“伯爷放心!有苏州军在,有这十二门红衣大将军在,末将敢立军令状,绝无一艘敌船能从此水道威胁港区!”

“好。”陈恪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浩瀚的东方海面。

在他的视角下,眼前的危机,源于汪直死后海盗势力的重新洗牌与失控性劫掠。